1994年 2卷 第2期
1994, 2(2): 1-8.
摘要:
新疆开都河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南天山现代地壳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野外地质研究表明,通过工程区的洪水沟大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末期;工程区的小断层F9最后活动在晚更新世以前。通过对采自这两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的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形貌和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揭示出洪水沟大断层在工程区段的主活动期为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后己无明显活动;F9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上限时间为距今9万年左右。结果表明,电站坝区是地壳活动相对较稳定的、较好的场点。 新疆开都河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南天山现代地壳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野外地质研究表明,通过工程区的洪水沟大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末期;工程区的小断层F9最后活动在晚更新世以前。通过对采自这两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的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形貌和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揭示出洪水沟大断层在工程区段的主活动期为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后己无明显活动;F9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上限时间为距今9万年左右。结果表明,电站坝区是地壳活动相对较稳定的、较好的场点。
新疆开都河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南天山现代地壳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野外地质研究表明,通过工程区的洪水沟大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末期;工程区的小断层F9最后活动在晚更新世以前。通过对采自这两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的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形貌和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揭示出洪水沟大断层在工程区段的主活动期为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后己无明显活动;F9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上限时间为距今9万年左右。结果表明,电站坝区是地壳活动相对较稳定的、较好的场点。 新疆开都河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南天山现代地壳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野外地质研究表明,通过工程区的洪水沟大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末期;工程区的小断层F9最后活动在晚更新世以前。通过对采自这两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的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形貌和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揭示出洪水沟大断层在工程区段的主活动期为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后己无明显活动;F9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上限时间为距今9万年左右。结果表明,电站坝区是地壳活动相对较稳定的、较好的场点。
1994, 2(2): 9-17.
摘要:
本文根据多点位移计现场测量的位移值,结合洞室开挖时一般性的变形规律和基本地质知识,探讨了反演推断洞室周围岩体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利用某一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本文根据多点位移计现场测量的位移值,结合洞室开挖时一般性的变形规律和基本地质知识,探讨了反演推断洞室周围岩体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利用某一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本文根据多点位移计现场测量的位移值,结合洞室开挖时一般性的变形规律和基本地质知识,探讨了反演推断洞室周围岩体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利用某一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本文根据多点位移计现场测量的位移值,结合洞室开挖时一般性的变形规律和基本地质知识,探讨了反演推断洞室周围岩体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利用某一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1994, 2(2): 18-28.
摘要:
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资料撰写的。划分工程地质区及亚区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求在海洋开发中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本项研究是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土工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扎实,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可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珠江口盆地划分为两个大区5个亚区,并研究了各区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问题。其中以中陆架混合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外陆架粗粒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上陆坡软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差,内陆架细粒土亚区和上陆架岩石、礁石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本项研究成果为南海海洋开发与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又促进了海洋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 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资料撰写的。划分工程地质区及亚区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求在海洋开发中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本项研究是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土工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扎实,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可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珠江口盆地划分为两个大区5个亚区,并研究了各区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问题。其中以中陆架混合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外陆架粗粒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上陆坡软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差,内陆架细粒土亚区和上陆架岩石、礁石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本项研究成果为南海海洋开发与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又促进了海洋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
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资料撰写的。划分工程地质区及亚区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求在海洋开发中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本项研究是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土工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扎实,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可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珠江口盆地划分为两个大区5个亚区,并研究了各区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问题。其中以中陆架混合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外陆架粗粒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上陆坡软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差,内陆架细粒土亚区和上陆架岩石、礁石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本项研究成果为南海海洋开发与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又促进了海洋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 本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资料撰写的。划分工程地质区及亚区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求在海洋开发中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本项研究是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土工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工作扎实,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可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珠江口盆地划分为两个大区5个亚区,并研究了各区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问题。其中以中陆架混合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外陆架粗粒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上陆坡软土亚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差,内陆架细粒土亚区和上陆架岩石、礁石亚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本项研究成果为南海海洋开发与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又促进了海洋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
1994, 2(2): 29-37.
摘要:
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破坏范围和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留设防水煤岩柱和老采空区基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对覆岩破坏机理和判据等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覆岩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组合、岩体结构特征、地层倾角、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及开采条件对覆岩破坏高度及发育规律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覆岩破坏预测的工程地质学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破坏范围和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留设防水煤岩柱和老采空区基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对覆岩破坏机理和判据等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覆岩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组合、岩体结构特征、地层倾角、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及开采条件对覆岩破坏高度及发育规律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覆岩破坏预测的工程地质学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破坏范围和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留设防水煤岩柱和老采空区基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对覆岩破坏机理和判据等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覆岩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组合、岩体结构特征、地层倾角、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及开采条件对覆岩破坏高度及发育规律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覆岩破坏预测的工程地质学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煤层开采造成的覆岩破坏范围和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留设防水煤岩柱和老采空区基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为理论依据,对覆岩破坏机理和判据等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覆岩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组合、岩体结构特征、地层倾角、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及开采条件对覆岩破坏高度及发育规律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覆岩破坏预测的工程地质学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1994, 2(2): 38-47.
摘要:
节理的闭合性质主要取决于节理的组合形貌特征,而并不单独地取决于节理面各自的形貌特征。本文分析了节理面及节理组合形貌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含波纹度节理的闭合模型,模型中采用了节理组合形貌参数,可反映接触状态和初始开度对节理闭合性质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比不考虑波纹度的闭合模型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节理的闭合性质主要取决于节理的组合形貌特征,而并不单独地取决于节理面各自的形貌特征。本文分析了节理面及节理组合形貌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含波纹度节理的闭合模型,模型中采用了节理组合形貌参数,可反映接触状态和初始开度对节理闭合性质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比不考虑波纹度的闭合模型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节理的闭合性质主要取决于节理的组合形貌特征,而并不单独地取决于节理面各自的形貌特征。本文分析了节理面及节理组合形貌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含波纹度节理的闭合模型,模型中采用了节理组合形貌参数,可反映接触状态和初始开度对节理闭合性质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比不考虑波纹度的闭合模型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节理的闭合性质主要取决于节理的组合形貌特征,而并不单独地取决于节理面各自的形貌特征。本文分析了节理面及节理组合形貌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含波纹度节理的闭合模型,模型中采用了节理组合形貌参数,可反映接触状态和初始开度对节理闭合性质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比不考虑波纹度的闭合模型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1994, 2(2): 48-53.
摘要: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西藏樟木地区滑坡及其水系的空间分维。分析了分维的变化特征。发现滑坡高潮期前存在不同幅度的降维现象,滑坡区滑坡活动程度不同,其水系分维在不同观察尺度下变化幅度有显着的差别。探讨了分维的预测意义。
1994, 2(2): 54-65.
摘要:
宝顶山石窟石雕风化破坏日趋严重,这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现场工作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岩体内部作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详尽论证岩体风化破坏的形成原因,作为石刻区制定防风化措施的依据。 宝顶山石窟石雕风化破坏日趋严重,这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现场工作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岩体内部作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详尽论证岩体风化破坏的形成原因,作为石刻区制定防风化措施的依据。
宝顶山石窟石雕风化破坏日趋严重,这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现场工作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岩体内部作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详尽论证岩体风化破坏的形成原因,作为石刻区制定防风化措施的依据。 宝顶山石窟石雕风化破坏日趋严重,这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现场工作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岩体内部作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详尽论证岩体风化破坏的形成原因,作为石刻区制定防风化措施的依据。
1994, 2(2): 66-75.
摘要:
本文在简要介绍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取土技术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在连云港、赤湾港和广深路所进行的软粘土取土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土样扰动对于室内所测定的力学性指标影响极大,但对物理性指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还有力地证明,只要操作正确,采用薄壁取土器能取得高质量土样,而采用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 本文在简要介绍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取土技术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在连云港、赤湾港和广深路所进行的软粘土取土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土样扰动对于室内所测定的力学性指标影响极大,但对物理性指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还有力地证明,只要操作正确,采用薄壁取土器能取得高质量土样,而采用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
本文在简要介绍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取土技术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在连云港、赤湾港和广深路所进行的软粘土取土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土样扰动对于室内所测定的力学性指标影响极大,但对物理性指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还有力地证明,只要操作正确,采用薄壁取土器能取得高质量土样,而采用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 本文在简要介绍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取土技术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在连云港、赤湾港和广深路所进行的软粘土取土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土样扰动对于室内所测定的力学性指标影响极大,但对物理性指标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还有力地证明,只要操作正确,采用薄壁取土器能取得高质量土样,而采用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
1994, 2(2): 76-83.
摘要:
实验资料表明,0.02-0.08mm之间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极强湿陷和强湿陷的主要原因;0.008-0.02mm之间的支架孔隙是引起中等湿陷和弱湿陷的主要原因;不同湿陷性的黄土孔隙组合不同,极强湿陷和强湿陷黄土的突出特点是架空孔隙组合成网格状;湿陷后减少的孔隙数量在0.8-20%之间;宏观孔隙对湿陷也有一定影响;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 实验资料表明,0.02-0.08mm之间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极强湿陷和强湿陷的主要原因;0.008-0.02mm之间的支架孔隙是引起中等湿陷和弱湿陷的主要原因;不同湿陷性的黄土孔隙组合不同,极强湿陷和强湿陷黄土的突出特点是架空孔隙组合成网格状;湿陷后减少的孔隙数量在0.8-20%之间;宏观孔隙对湿陷也有一定影响;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
实验资料表明,0.02-0.08mm之间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极强湿陷和强湿陷的主要原因;0.008-0.02mm之间的支架孔隙是引起中等湿陷和弱湿陷的主要原因;不同湿陷性的黄土孔隙组合不同,极强湿陷和强湿陷黄土的突出特点是架空孔隙组合成网格状;湿陷后减少的孔隙数量在0.8-20%之间;宏观孔隙对湿陷也有一定影响;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 实验资料表明,0.02-0.08mm之间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极强湿陷和强湿陷的主要原因;0.008-0.02mm之间的支架孔隙是引起中等湿陷和弱湿陷的主要原因;不同湿陷性的黄土孔隙组合不同,极强湿陷和强湿陷黄土的突出特点是架空孔隙组合成网格状;湿陷后减少的孔隙数量在0.8-20%之间;宏观孔隙对湿陷也有一定影响;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
1994, 2(2): 84-88.
摘要:
本文总结了工程实例经验教训,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本文总结了工程实例经验教训,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本文总结了工程实例经验教训,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本文总结了工程实例经验教训,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994, 2(2): 89-96.
摘要:
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的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工程地质参数精度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数据优选,确定最优样本容量及计算可靠度,按不同设计阶段给定的目标值评价其置信水平。 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的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工程地质参数精度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数据优选,确定最优样本容量及计算可靠度,按不同设计阶段给定的目标值评价其置信水平。
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的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工程地质参数精度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数据优选,确定最优样本容量及计算可靠度,按不同设计阶段给定的目标值评价其置信水平。 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的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工程地质参数精度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数据优选,确定最优样本容量及计算可靠度,按不同设计阶段给定的目标值评价其置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