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4卷  第1期

论文
摘要:
三道沟滑坡位于巴东县新城区大型古滑坡前缘临江部位。自1995年6月出现裂缝, 经过四个多月的逐步发展, 至10月29日发生滑动破坏, 体积约20万m3.变形滑动的主因是老滑坡体前缘地形较陡, 土体疏松强度低; 对岸渣角碛洪积扇窄束河道, 使南岸遭受冲蚀。诱因是降雨的影响、江水涨落的影响、新城建设人工弃土及动荷载效应的影响等, 使斜坡负担过重, 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 土体力学强度进一步降低, 促使临界平衡状态的斜坡发生了滑动破坏。 三道沟滑坡位于巴东县新城区大型古滑坡前缘临江部位。自1995年6月出现裂缝, 经过四个多月的逐步发展, 至10月29日发生滑动破坏, 体积约20万m3.变形滑动的主因是老滑坡体前缘地形较陡, 土体疏松强度低; 对岸渣角碛洪积扇窄束河道, 使南岸遭受冲蚀。诱因是降雨的影响、江水涨落的影响、新城建设人工弃土及动荷载效应的影响等, 使斜坡负担过重, 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 土体力学强度进一步降低, 促使临界平衡状态的斜坡发生了滑动破坏。
摘要:
在进行不连续面3-D网络模拟过程中, 不连续面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该数据主要来源是在现场露头上测量不连续面出露的迹长。由于取样中不可避免的偏差而使结果有误差, 在进行平均迹长估计时取样的误差必须予以校正, 本文介绍一种用概率的方法考虑取样误差通过有限2-D露头上测量的不连续面数据求算无限2-D空间平均迹长的技术。该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 在进行不连续面3-D网络模拟过程中, 不连续面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该数据主要来源是在现场露头上测量不连续面出露的迹长。由于取样中不可避免的偏差而使结果有误差, 在进行平均迹长估计时取样的误差必须予以校正, 本文介绍一种用概率的方法考虑取样误差通过有限2-D露头上测量的不连续面数据求算无限2-D空间平均迹长的技术。该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
摘要:
本文根据现场水力冲填试验成果, 利用分段泥浆压力法确定出一次冲填最大冲填高度, 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最佳的冲填周期, 以便合理预算几十里长六方堤水力冲填加宽加高施工工期及投资。 本文根据现场水力冲填试验成果, 利用分段泥浆压力法确定出一次冲填最大冲填高度, 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最佳的冲填周期, 以便合理预算几十里长六方堤水力冲填加宽加高施工工期及投资。
摘要:
本文讨论了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分布定量预报问题。文中首先对层间剪切带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了再认识, 提出了基于变形破坏程度的分类方案; 引进了构造地质学中的尺度概念; 讨论了影响层间剪切带在法向空间发育分布的因素并建议了相应的考虑方法。之后, 建立了两个模型分别讨论岩石地层软硬相间的组合特征和完善型剪切带分区段预报。由此提出了一套实用性强比较可靠的定量预报方法, 最后用该方法对清江高坝洲坝基层间剪切带的分布进行了验证性预报, 取得了较高的精度(精度在70%左右)。 本文讨论了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分布定量预报问题。文中首先对层间剪切带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了再认识, 提出了基于变形破坏程度的分类方案; 引进了构造地质学中的尺度概念; 讨论了影响层间剪切带在法向空间发育分布的因素并建议了相应的考虑方法。之后, 建立了两个模型分别讨论岩石地层软硬相间的组合特征和完善型剪切带分区段预报。由此提出了一套实用性强比较可靠的定量预报方法, 最后用该方法对清江高坝洲坝基层间剪切带的分布进行了验证性预报, 取得了较高的精度(精度在70%左右)。
摘要:
通过试验, 本文就游离氧化铁在粘性土尤其是红土中富积含量的变化对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性做了初步研究。 通过试验, 本文就游离氧化铁在粘性土尤其是红土中富积含量的变化对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性做了初步研究。
摘要:
本文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大陆架区和东海浙江沿岸象山港的粘质海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判定了该地区不稳定性的原因, 并给出了稳定性估计的直观图。文中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文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大陆架区和东海浙江沿岸象山港的粘质海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判定了该地区不稳定性的原因, 并给出了稳定性估计的直观图。文中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摘要:
本文回顾了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我国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回顾了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我国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摘要: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 已经为沿海软土地区建设中较为普遍地采用。一般通过粉喷或深层搅拌法, 把水泥掺加拌和到软土地基中, 使它和软土中的物质组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以收到加固效应。通过对现场和室内的水泥土样品进行对比试验及宏观和微观的对比分析研究, 搞清了水泥土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 提出了用水泥加固提高地基强度和节约水泥用量的建议。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 已经为沿海软土地区建设中较为普遍地采用。一般通过粉喷或深层搅拌法, 把水泥掺加拌和到软土地基中, 使它和软土中的物质组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以收到加固效应。通过对现场和室内的水泥土样品进行对比试验及宏观和微观的对比分析研究, 搞清了水泥土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 提出了用水泥加固提高地基强度和节约水泥用量的建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可行性, 对目前国内外各种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指出公式(6)是一实用、可靠的判别方法。 本文阐述了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可行性, 对目前国内外各种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指出公式(6)是一实用、可靠的判别方法。
摘要:
为了寻求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的岩体应力测试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个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的量测推算原岩应力的改进平行钻孔法。本文阐明了平行钻孔法岩体应力量测的特点和控制致裂法的原理。介绍了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确定岩体应力的基本理论。 为了寻求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的岩体应力测试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个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的量测推算原岩应力的改进平行钻孔法。本文阐明了平行钻孔法岩体应力量测的特点和控制致裂法的原理。介绍了依据控制致裂钻孔应力变化确定岩体应力的基本理论。
摘要:
从我国首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中得知, 在已建成并运行多年的许多大坝中, 其坝内廊道或基础廊道中的排水孔、排水沟, 均不同程度地发现有地下水析出物存在, 有的析出量特别多, 种类也比较复杂, 曾引起电厂及专家们的重视。本文从研究安砂水电站大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入手, 采取多种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环境水、坝基岩体和析出物的矿物、化学成分、物化特性及颗粒组成等, 揭示坝基地下水析出物的形成机理, 并评价析出物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首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中得知, 在已建成并运行多年的许多大坝中, 其坝内廊道或基础廊道中的排水孔、排水沟, 均不同程度地发现有地下水析出物存在, 有的析出量特别多, 种类也比较复杂, 曾引起电厂及专家们的重视。本文从研究安砂水电站大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入手, 采取多种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环境水、坝基岩体和析出物的矿物、化学成分、物化特性及颗粒组成等, 揭示坝基地下水析出物的形成机理, 并评价析出物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以室内力学实验结果为依据, 探讨了断层泥常规力学特性及与时间有关的蠕变特性, 并从瞬时变形、蠕变变形、强度、破坏等方面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结果。 本文以室内力学实验结果为依据, 探讨了断层泥常规力学特性及与时间有关的蠕变特性, 并从瞬时变形、蠕变变形、强度、破坏等方面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结果。
摘要:
文中通过分析软岩流变特征找出流变速度与作用载荷之间的关系。利用U-相关曲线确定能够反映流变过程的4个特征点(流变起始点、等速流变起始点、加速流变起始点、流变破坏点).根据4个特征点的变化规律确定临界等速流变应力的方法和流变强度取值原则。 文中通过分析软岩流变特征找出流变速度与作用载荷之间的关系。利用U-相关曲线确定能够反映流变过程的4个特征点(流变起始点、等速流变起始点、加速流变起始点、流变破坏点).根据4个特征点的变化规律确定临界等速流变应力的方法和流变强度取值原则。
摘要:
本文基于AHP原理, 分析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区域环境因素的递阶结构体系, 指出了复杂条件下适合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层次分析法, 并以甘肃省拟建的南阳渠水利工程为例, 论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其有效性。 本文基于AHP原理, 分析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区域环境因素的递阶结构体系, 指出了复杂条件下适合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层次分析法, 并以甘肃省拟建的南阳渠水利工程为例, 论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其有效性。
摘要: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简史和二战后期以来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兴起, 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简史和二战后期以来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兴起, 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
核电工程地质(三)
古迅
1996, 4(1): 91-96.
摘要(2329)
789KB(867)
摘要:
核电工程地质(三)古迅(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4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及其推导方法4.1运行基准地震(SL-l)和安全停堆地震(SL-2)每一个核电厂厂址都必须估计其设计基准地震地面运动参数。 核电工程地质(三)古迅(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4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及其推导方法4.1运行基准地震(SL-l)和安全停堆地震(SL-2)每一个核电厂厂址都必须估计其设计基准地震地面运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