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5卷 第1期
1997, 5(1): 1-7.
摘要:
复反应法是用来分析地震动力作用下岩土体动力性质的有限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复模量概念, 使材料的阻尼比与频率无关, 这样能更好的模拟岩土体的动力性能。本文结合在建的某公路深埋隧道, 分析了隧址区山体的地震动作用特点, 探讨了隧道埋深与地震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复反应法是用来分析地震动力作用下岩土体动力性质的有限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复模量概念, 使材料的阻尼比与频率无关, 这样能更好的模拟岩土体的动力性能。本文结合在建的某公路深埋隧道, 分析了隧址区山体的地震动作用特点, 探讨了隧道埋深与地震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复反应法是用来分析地震动力作用下岩土体动力性质的有限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复模量概念, 使材料的阻尼比与频率无关, 这样能更好的模拟岩土体的动力性能。本文结合在建的某公路深埋隧道, 分析了隧址区山体的地震动作用特点, 探讨了隧道埋深与地震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复反应法是用来分析地震动力作用下岩土体动力性质的有限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复模量概念, 使材料的阻尼比与频率无关, 这样能更好的模拟岩土体的动力性能。本文结合在建的某公路深埋隧道, 分析了隧址区山体的地震动作用特点, 探讨了隧道埋深与地震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1997, 5(1): 8-13.
摘要: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境特征之后, 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区内现有30个典型垃圾堆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分别作了评价。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境特征之后, 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区内现有30个典型垃圾堆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分别作了评价。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境特征之后, 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区内现有30个典型垃圾堆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分别作了评价。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境特征之后, 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区内现有30个典型垃圾堆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分别作了评价。
1997, 5(1): 14-20.
摘要:
本文从水深、水文、岸线、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等诸方面阐述了中国舟山海域的自然地质环境, 说明了该港域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址的优越条件, 其开发建设将对中国东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水深、水文、岸线、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等诸方面阐述了中国舟山海域的自然地质环境, 说明了该港域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址的优越条件, 其开发建设将对中国东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水深、水文、岸线、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等诸方面阐述了中国舟山海域的自然地质环境, 说明了该港域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址的优越条件, 其开发建设将对中国东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水深、水文、岸线、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等诸方面阐述了中国舟山海域的自然地质环境, 说明了该港域具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址的优越条件, 其开发建设将对中国东中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997, 5(1): 21-27.
摘要: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1997, 5(1): 28-32.
摘要:
本文针对岩石力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提出了21世纪的智能岩石力学的新思想和研究内容。它是综合现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系统研究岩石工程问题, 提高岩石力学解决复杂问题的准确性。 本文针对岩石力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提出了21世纪的智能岩石力学的新思想和研究内容。它是综合现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系统研究岩石工程问题, 提高岩石力学解决复杂问题的准确性。
本文针对岩石力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提出了21世纪的智能岩石力学的新思想和研究内容。它是综合现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系统研究岩石工程问题, 提高岩石力学解决复杂问题的准确性。 本文针对岩石力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提出了21世纪的智能岩石力学的新思想和研究内容。它是综合现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系统研究岩石工程问题, 提高岩石力学解决复杂问题的准确性。
1997, 5(1): 33-40.
摘要:
本文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 提出一种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的新的破坏判据, 分析其机理是体积或密度连续原则的破坏。指出这一判据有可能应用在这种试验的自动控制上。 本文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 提出一种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的新的破坏判据, 分析其机理是体积或密度连续原则的破坏。指出这一判据有可能应用在这种试验的自动控制上。
本文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 提出一种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的新的破坏判据, 分析其机理是体积或密度连续原则的破坏。指出这一判据有可能应用在这种试验的自动控制上。 本文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 提出一种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的新的破坏判据, 分析其机理是体积或密度连续原则的破坏。指出这一判据有可能应用在这种试验的自动控制上。
1997, 5(1): 41-46.
摘要:
本文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地质力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声发射(AE)法对引水区探洞大理岩定向岩样的地应力实验测定, 对该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初步研究, 比较了地质力学宏观分析与应力量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AE法测定地应力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地质力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声发射(AE)法对引水区探洞大理岩定向岩样的地应力实验测定, 对该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初步研究, 比较了地质力学宏观分析与应力量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AE法测定地应力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地质力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声发射(AE)法对引水区探洞大理岩定向岩样的地应力实验测定, 对该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初步研究, 比较了地质力学宏观分析与应力量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AE法测定地应力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地质力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声发射(AE)法对引水区探洞大理岩定向岩样的地应力实验测定, 对该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初步研究, 比较了地质力学宏观分析与应力量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AE法测定地应力存在的问题。
1997, 5(1): 47-52.
摘要:
软土状态是软土勘探、设计和施工中常用评价内容或依据。由于状态确定依据差异, 使结果颇多出入。 软土状态是软土勘探、设计和施工中常用评价内容或依据。由于状态确定依据差异, 使结果颇多出入。
软土状态是软土勘探、设计和施工中常用评价内容或依据。由于状态确定依据差异, 使结果颇多出入。 软土状态是软土勘探、设计和施工中常用评价内容或依据。由于状态确定依据差异, 使结果颇多出入。
1997, 5(1): 53-58.
摘要:
本文依据工程需要, 采取淮河大堤老应段的原状和扰动土样, 在室内对堤体及堤基土的剪切蠕变和拉伸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粘土的蠕变剪切强度远低于瞬时剪切强度, C值仅是C值的40%左右;相同含水条件下粘土的长时抗拉强度大于瞬时抗拉强度, 长时拉伸应变量远大于瞬时拉伸应变量, 约为2倍。 本文依据工程需要, 采取淮河大堤老应段的原状和扰动土样, 在室内对堤体及堤基土的剪切蠕变和拉伸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粘土的蠕变剪切强度远低于瞬时剪切强度, C值仅是C值的40%左右;相同含水条件下粘土的长时抗拉强度大于瞬时抗拉强度, 长时拉伸应变量远大于瞬时拉伸应变量, 约为2倍。
本文依据工程需要, 采取淮河大堤老应段的原状和扰动土样, 在室内对堤体及堤基土的剪切蠕变和拉伸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粘土的蠕变剪切强度远低于瞬时剪切强度, C值仅是C值的40%左右;相同含水条件下粘土的长时抗拉强度大于瞬时抗拉强度, 长时拉伸应变量远大于瞬时拉伸应变量, 约为2倍。 本文依据工程需要, 采取淮河大堤老应段的原状和扰动土样, 在室内对堤体及堤基土的剪切蠕变和拉伸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粘土的蠕变剪切强度远低于瞬时剪切强度, C值仅是C值的40%左右;相同含水条件下粘土的长时抗拉强度大于瞬时抗拉强度, 长时拉伸应变量远大于瞬时拉伸应变量, 约为2倍。
1997, 5(1): 59-64.
摘要:
工程岩体出现许多流变现象,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差异流动变形破坏。本文从流变现象及变形量测结果论述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特征, 并且根据蠕变流动变形破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流动变形分类, 这些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岩体或岩块内。 工程岩体出现许多流变现象,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差异流动变形破坏。本文从流变现象及变形量测结果论述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特征, 并且根据蠕变流动变形破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流动变形分类, 这些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岩体或岩块内。
工程岩体出现许多流变现象,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差异流动变形破坏。本文从流变现象及变形量测结果论述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特征, 并且根据蠕变流动变形破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流动变形分类, 这些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岩体或岩块内。 工程岩体出现许多流变现象,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差异流动变形破坏。本文从流变现象及变形量测结果论述差异流动变形破坏特征, 并且根据蠕变流动变形破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流动变形分类, 这些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岩体或岩块内。
1997, 5(1): 65-71.
摘要: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1997, 5(1): 72-79.
摘要:
黄河上游李家峡段高陡岩坡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控制, 其中水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包括水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本文从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库岸水压力或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以及河流冲蚀、边岸再造、降雨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和水库泄水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等方面, 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岩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黄河上游李家峡段高陡岩坡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控制, 其中水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包括水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本文从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库岸水压力或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以及河流冲蚀、边岸再造、降雨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和水库泄水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等方面, 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岩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黄河上游李家峡段高陡岩坡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控制, 其中水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包括水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本文从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库岸水压力或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以及河流冲蚀、边岸再造、降雨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和水库泄水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等方面, 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岩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黄河上游李家峡段高陡岩坡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控制, 其中水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包括水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本文从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库岸水压力或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以及河流冲蚀、边岸再造、降雨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和水库泄水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等方面, 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岩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1997, 5(1): 80-85.
摘要:
本文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与相似模拟原理,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 以某矿顶帮边坡为工程实例, 结合大量滑坡实例综合分析, 研究了层状反倾边坡岩体随采矿工程发展的移动规律和潜在滑坡模式。 本文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与相似模拟原理,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 以某矿顶帮边坡为工程实例, 结合大量滑坡实例综合分析, 研究了层状反倾边坡岩体随采矿工程发展的移动规律和潜在滑坡模式。
本文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与相似模拟原理,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 以某矿顶帮边坡为工程实例, 结合大量滑坡实例综合分析, 研究了层状反倾边坡岩体随采矿工程发展的移动规律和潜在滑坡模式。 本文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与相似模拟原理,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 以某矿顶帮边坡为工程实例, 结合大量滑坡实例综合分析, 研究了层状反倾边坡岩体随采矿工程发展的移动规律和潜在滑坡模式。
1997, 5(1): 86-90.
摘要: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古风化花岗岩成生环境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扫描电镜在工程岩土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古风化花岗岩成生环境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扫描电镜在工程岩土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古风化花岗岩成生环境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扫描电镜在工程岩土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古风化花岗岩成生环境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扫描电镜在工程岩土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997, 5(1): 91-96.
摘要: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 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 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 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 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 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 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 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 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 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对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的光弹性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和自重体积力作用下, 对露天矿边坡的力学状态具有明显地影响。实验采用了明胶软材料, 模型比例1:1100。实验模拟了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 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