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9卷  第4期

论文
摘要:
通过对含粘粒砂土所作的试验研究, 包括: 粘粒矿物成分不同、粘粒含量不同的重塑土样所作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X光衍射试验,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后, 得出了含粘粒砂土抗液化性能的特性。并得出以下结论: (1)粘粒矿物成分不同, 也引起砂土动力稳定性的变化; (2 )动剪应力强度与粘粒含量并非呈单调增加关系, 而呈抛物线型, 并给出回归方程; (3)含粘粒的砂土, 其抗液化能力最低点总是在粘粒含量 8.5~ 9.5 %之间。 通过对含粘粒砂土所作的试验研究, 包括: 粘粒矿物成分不同、粘粒含量不同的重塑土样所作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X光衍射试验,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后, 得出了含粘粒砂土抗液化性能的特性。并得出以下结论: (1)粘粒矿物成分不同, 也引起砂土动力稳定性的变化; (2 )动剪应力强度与粘粒含量并非呈单调增加关系, 而呈抛物线型, 并给出回归方程; (3)含粘粒的砂土, 其抗液化能力最低点总是在粘粒含量 8.5~ 9.5 %之间。
摘要:
利用重力压密原理制样, 采用陈氏加载法, 对某大型滑坡滑带土剪切流变特性进行研究。选择伯格粘弹性本构模型描述滑带土的流变性状, 获得了滑带土的长期强度值, 并论述了长期强度在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利用重力压密原理制样, 采用陈氏加载法, 对某大型滑坡滑带土剪切流变特性进行研究。选择伯格粘弹性本构模型描述滑带土的流变性状, 获得了滑带土的长期强度值, 并论述了长期强度在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摘要:
根据实验室的抗剪强度试验, 本文对巴顿方程进行新的讨论并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实验室完成了一组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 )试验后, 利用抗剪强度资料来模拟巴顿方程的三个参数 (, JRC, JCS)在理论上可以用偏导数求解, 但由于巴顿方程的特殊性,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根据实验室的抗剪强度试验, 本文对巴顿方程进行新的讨论并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实验室完成了一组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 )试验后, 利用抗剪强度资料来模拟巴顿方程的三个参数 (, JRC, JCS)在理论上可以用偏导数求解, 但由于巴顿方程的特殊性,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摘要:
岩体块度特征是岩体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岩石质量指标RQD来表征。但是RQD是有不足之处的, 岩体基本块度的概率分布、块度百分比、RQDt、块度指数RBI等参数是描述岩体块度特征的重要补充, 它们更全面地、更深入地表征了岩体的完整性, 丰富了岩体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本文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坝基岩体块度调查统计资料为基础, 对岩体基本块度的概率分布、块度百分比、RQDt、块度指数RBI等岩体块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岩体块度特征是岩体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岩石质量指标RQD来表征。但是RQD是有不足之处的, 岩体基本块度的概率分布、块度百分比、RQDt、块度指数RBI等参数是描述岩体块度特征的重要补充, 它们更全面地、更深入地表征了岩体的完整性, 丰富了岩体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本文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坝基岩体块度调查统计资料为基础, 对岩体基本块度的概率分布、块度百分比、RQDt、块度指数RBI等岩体块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摘要:
运用岩石破裂与失稳过程分析RFPA2D系统, 对滑动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滑动岩体似为非均匀弹 -脆岩石材料, 模拟结果再现了滑动形成从变形到破坏直至失稳的全过程及其声发射规律。 运用岩石破裂与失稳过程分析RFPA2D系统, 对滑动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滑动岩体似为非均匀弹 -脆岩石材料, 模拟结果再现了滑动形成从变形到破坏直至失稳的全过程及其声发射规律。
摘要:
饱和土是孔隙中充满水的松散介质, 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非线性变形, 因此, 饱和土强夯动本构关系有其特殊性。本文利用具有 90年代先进水平高精度、高灵敏度的MTS810土动三轴仪对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模拟试验, 试验按模型比设计, 试验条件与实际土体工况符合, 通过多组不同条件的组合试验, 获得了大量强夯数据, 在此基础上结合强夯现场试验对强夯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推导出强夯冲击荷载作下饱和土的动本构关系, 对强夯作用下土体动本构关系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饱和土是孔隙中充满水的松散介质, 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非线性变形, 因此, 饱和土强夯动本构关系有其特殊性。本文利用具有 90年代先进水平高精度、高灵敏度的MTS810土动三轴仪对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模拟试验, 试验按模型比设计, 试验条件与实际土体工况符合, 通过多组不同条件的组合试验, 获得了大量强夯数据, 在此基础上结合强夯现场试验对强夯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推导出强夯冲击荷载作下饱和土的动本构关系, 对强夯作用下土体动本构关系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摘要:
降水预压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而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软基处理技术。这项处理技术的中孔压变化与堆载预压的孔压变化有所不同, 它是在通过降水减小静水压力增大有效正应力, 从而使土体固结沉降。通过上海浦东某工程降水预压试验的孔压测试, 本文分析了降水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原理及孔隙水压力效应。 降水预压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而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软基处理技术。这项处理技术的中孔压变化与堆载预压的孔压变化有所不同, 它是在通过降水减小静水压力增大有效正应力, 从而使土体固结沉降。通过上海浦东某工程降水预压试验的孔压测试, 本文分析了降水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原理及孔隙水压力效应。
摘要:
从数学、力学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各类构造结构面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 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本文首次提出了预测或预报对区域稳定性或岩体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的断裂构造的产状要素和派生构造应力场的方位、大小的方法。 从数学、力学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各类构造结构面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 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本文首次提出了预测或预报对区域稳定性或岩体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的断裂构造的产状要素和派生构造应力场的方位、大小的方法。
摘要:
后河水库是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垣曲县淹没区移民安置创造条件的补偿工程。由于坝基及两岸坝肩岩体内构造断裂和风化卸荷作用, 致使坝基和坝肩存在有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后河水库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GJMZ法对后河水库灌浆与排水工程中的斜孔方位进行了计算和优选, 其成果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后河水库是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垣曲县淹没区移民安置创造条件的补偿工程。由于坝基及两岸坝肩岩体内构造断裂和风化卸荷作用, 致使坝基和坝肩存在有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后河水库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GJMZ法对后河水库灌浆与排水工程中的斜孔方位进行了计算和优选, 其成果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摘要:
在岩体工程等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 得到极限状态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响应面方法结合数值试验对其进行拟合, 求系统的可靠度, 并应用于某地下岩体空间围岩稳定的可靠性分析。 在岩体工程等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 得到极限状态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响应面方法结合数值试验对其进行拟合, 求系统的可靠度, 并应用于某地下岩体空间围岩稳定的可靠性分析。
摘要:
通过实际土层地震反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强震加速度观测结果的对比, 讨论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及其特点。该分析可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场地效应的估计、由基岩地震动估算场地地面地震动提供参考。 通过实际土层地震反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强震加速度观测结果的对比, 讨论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及其特点。该分析可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场地效应的估计、由基岩地震动估算场地地面地震动提供参考。
摘要:
在膨胀土地区构筑建筑物一直是岩土工程界探讨的热点, 尤其是在膨胀土地区修筑水库大坝更是水利工程中的难点, 为此, 本文结合水城水库实际工程, 对膨胀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水城水库库区为一膨胀土地区, 拦河大坝为一心墙堆堆石坝, 最大坝高 5 9.2m。本项工作系统地进行了膨胀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试验及分析, 尤其是膨胀率与干容重和含水量及外覆压力关系分析。得出了该地区膨胀土的膨胀性不仅与其自身矿物成分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其是否表现为膨胀还取决于天然干容重的大小、含水量及外覆压力的大小, 并且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 在膨胀土地区构筑建筑物一直是岩土工程界探讨的热点, 尤其是在膨胀土地区修筑水库大坝更是水利工程中的难点, 为此, 本文结合水城水库实际工程, 对膨胀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水城水库库区为一膨胀土地区, 拦河大坝为一心墙堆堆石坝, 最大坝高 5 9.2m。本项工作系统地进行了膨胀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试验及分析, 尤其是膨胀率与干容重和含水量及外覆压力关系分析。得出了该地区膨胀土的膨胀性不仅与其自身矿物成分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其是否表现为膨胀还取决于天然干容重的大小、含水量及外覆压力的大小, 并且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
摘要:
针对深部软岩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的新思路, 即改变现有的锚喷作业顺序, 并通过在素喷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的方法来改善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使之更好地适应软岩巷道大变形的需要。借助数值模拟, 进行了支护方案的对比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 针对深部软岩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的新思路, 即改变现有的锚喷作业顺序, 并通过在素喷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的方法来改善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使之更好地适应软岩巷道大变形的需要。借助数值模拟, 进行了支护方案的对比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
摘要:
对西北地区五个机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采用岩相分析、化学分析、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等手段对砼集料、已腐蚀砼新生物及土、水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实验检测, 并进行了在水泥中掺用粉煤灰抑制碱集料反应试验。初步认为工程地质条件是砼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设置隔离层, 对场地不良地质进行治理和改良是防治腐蚀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西北地区五个机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采用岩相分析、化学分析、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等手段对砼集料、已腐蚀砼新生物及土、水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实验检测, 并进行了在水泥中掺用粉煤灰抑制碱集料反应试验。初步认为工程地质条件是砼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设置隔离层, 对场地不良地质进行治理和改良是防治腐蚀的有效措施之一。
摘要:
通过对地震时砂土层内超静孔压积累原理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确定液化深度的方法, 并利用这一方法对 1976年唐山地震在沿海地区产生液化的深度进行了计算, 而且与实际资料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地震时砂土层内超静孔压积累原理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确定液化深度的方法, 并利用这一方法对 1976年唐山地震在沿海地区产生液化的深度进行了计算, 而且与实际资料进行了比较。
摘要:
提出了复杂形态块体几何建模的切割法, 在此基础上, 对石根华等人提出的块体理论作了改进和完善。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 开发了一套实用方便、实用的边坡岩体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经大量的实例 (例如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 )检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作为对边坡中复杂形状块体稳定性进行现场快速评价的实用工具。 提出了复杂形态块体几何建模的切割法, 在此基础上, 对石根华等人提出的块体理论作了改进和完善。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 开发了一套实用方便、实用的边坡岩体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经大量的实例 (例如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 )检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作为对边坡中复杂形状块体稳定性进行现场快速评价的实用工具。
摘要:
按岩溶塌陷的类型, 对其成因机制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武汉市岩溶塌陷勘查与防治工作要点。 按岩溶塌陷的类型, 对其成因机制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武汉市岩溶塌陷勘查与防治工作要点。
摘要:
由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我国21世纪将面临水危机。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颈瓶; 本项研究指出: 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地表地下水联合调蓄, 开发地下调节水库, 建造水源林区等若干对策措施, 可供有关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时参考。 由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我国21世纪将面临水危机。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颈瓶; 本项研究指出: 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地表地下水联合调蓄, 开发地下调节水库, 建造水源林区等若干对策措施, 可供有关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时参考。
摘要:
系统地介绍了与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包括地质灾害的勘察、预防和治理, 似土废弃物和非土废弃物性能的测试研究, 填埋场和填埋体的稳定和变形分析, 填埋场的渗漏和污染物运移的规律, 粘土和筑坝建材的调查等。 系统地介绍了与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包括地质灾害的勘察、预防和治理, 似土废弃物和非土废弃物性能的测试研究, 填埋场和填埋体的稳定和变形分析, 填埋场的渗漏和污染物运移的规律, 粘土和筑坝建材的调查等。
摘要:
西部大开发将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的机遇, 而铁路建设正是遇到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 详细探讨了在西部地区进行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 为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必要参考。 西部大开发将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的机遇, 而铁路建设正是遇到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 详细探讨了在西部地区进行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 为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必要参考。
摘要:
耦合理论贯穿于工程地质学中的各个研究领域, 也是解决各种各样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主旨就是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应将工程系统与自然系统做最佳的耦合。本文初步论述了耦合理论的基本思想、图示模型、数学模型、耦合理论的实施步骤与循环、耦合理论的决策准则、耦合度及其风险性分析、以及耦合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耦合理论贯穿于工程地质学中的各个研究领域, 也是解决各种各样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主旨就是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应将工程系统与自然系统做最佳的耦合。本文初步论述了耦合理论的基本思想、图示模型、数学模型、耦合理论的实施步骤与循环、耦合理论的决策准则、耦合度及其风险性分析、以及耦合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