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7
-
摘要: 对2017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增加明显。同行评议专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出现2个峰值并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申请和获资助重点项目的科学家年龄整体偏大。工程地质学申请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趋势。Abstract: The NSFC proposals and gran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7 are analyzed. The number of proposals ha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Young Scientists Fund and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Fund proposa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is year. The peer-review referees well handled the scale of peer-review on the proposals.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eral Program applicants tends to be double-peak structure.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Young Scientists Fund applicant tends to be reasonable. The applicants of Key Program are older in age than average but tend to become younger than that in last year.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has been funded in several different project types, showing a growing competitive trend.
-
Key words:
- Engineering geology /
- NSFC project /
- Talent development
-
表 1 2008~2017年度申请项目数
Table 1. Number of NSFC proposals from 2008 to 2017
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项目总数 159 240 302 409 488 437 416 519 560 666 年增长率/% 4.61 50.94 25.83 35.43 19.32 -10.45 -4.81 24.76 7.90 18.93 面上项目/项 84 133 174 224 284 243 182 265 262 287 年增长率/% -14.29 58.33 30.83 28.74 26.79 -14.44 -25.10 31.32 -1.13 9.54 青年科学基金/项 54 85 102 144 156 145 172 176 204 246 年增长率/% 50.00 57.41 20.00 41.18 8.33 -7.05 18.62 2.33 15.91 20.59 表 2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受理基金申请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分布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proposals in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
研究内容 面上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 地区科学基金 合计 土体工程地质 35 51 6 92 岩体工程地质 45 53 5 103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泥石流、喀斯特、地面沉降、地裂缝、滚石等) 27 31 3 61 边坡与滑坡工程地质* 48 40 7 95 环境工程地质 32 23 5 60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 23 14 2 39 区域工程地质 12 12 0 24 交叉学科及其他 65 22 6 93 合计 287 246 34 567 *“边坡与滑坡工程地质”由于申请数量较多,从“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中单列出来 表 3 2008~2017年度申请与获资助单位情况
Table 3. Institutions of applications and funded from 2008 to 2017
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申请单位数/个 51 79 87 110 128 135 129 148 162 178 获资助单位数/个 23 30 39 48 58 60 61 52 61 69 单位获资助率/% 45.10 37.97 44.83 43.64 45.31 44.44 47.29 35.14 37.65 38.76 表 4 2017年度申请数较多的单位
Table 4. Institutions of proposals ranking top 14
序号 单位名称 总数/项 面上项目/项 青年科学基金/项 1 长安大学 38 16 17 2 同济大学 32 22 3 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32 19 7 4 成都理工大学 29 14 10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8 15 10 6 西南交通大学 18 9 5 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5 6 4 8 中国矿业大学 12 8 4 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2 4 3 10 山东科技大学 9 4 5 11 西安科技大学 9 3 6 12 河海大学 9 5 3 13 吉林大学 9 5 3 14 中山大学 9 3 5 表 5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5. List of the NSFC Young Scientists F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堆积层滑坡地表变形裂缝的水力性质及降雨入渗规律研究 曹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磷矿粉改性土-膨润土隔离墙增强重金属阻隔性能机理研究 曾兴 湖南科技大学 3 基于GIS的浅层碎石土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实时评价模型研究 柴小庆 长安大学 4 汶川震区溃决型泥石流动力特性与流量计算模型研究 常鸣 成都理工大学 5 降雨入渗诱发黄土斜坡变形破坏过程的水分时空动态研究 陈冠 兰州大学 6 基于分布式感测的采动覆岩变形破坏机理及离层演化过程研究 程刚 华北科技学院 7 脆性岩石拉张和剪切裂纹扩展的微观机制研究 程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 应变型岩爆静-动态成灾过程中能量转换机理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丛宇 青岛理工大学 9 膨胀土裂隙再生演化规律与多重裂隙网络模型 戴张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0 基于改进接触模型的灰岩微观裂纹扩展与溶蚀机理的研究 丁小彬 华南理工大学 11 滨海区垃圾填埋场地的精细化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研究 董梅 浙江大学 12 孔隙水相变在非饱和土传热传质中的作用机制 董毅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3 盐穴碱渣回填液化学作用下微力学行为及长期渗透性研究 杜超 重庆大学 14 冲击液化作用下黄土滑坡运动机理研究 段钊 西安科技大学 15 弱胶结西域砾岩细观组构及其力学性能演化机理研究 范雷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16 断裂活动导致地应力解耦的机理研究 丰成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非完整井抽灌承压水引起软土地层变形演化规律与解析方法研究 冯庆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8 考虑地质模型不确定性的渐进式滑坡变形演化机理研究 龚文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 层状各向异性岩体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及渐进破坏特征研究 郭松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 复杂地形泥石流动力过程物理模型及数值解析研究 韩征 中南大学 21 西南岩溶山区高陡危岩压裂溃屈失稳机制与稳定性研究 贺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2 地震液化及其沉降灾害的贝叶斯网络风险分析 胡记磊 华中科技大学 23 大气作用下黄土路基水分迁移规律及增减湿变形特性研究 胡梦玲 西安科技大学 24 CO2-H2O两相作用下砂岩力学行为及变形破坏机制 胡少斌 河海大学 25 THM耦合过程中裂隙岩体冻融劣化机理研究 黄诗冰 武汉科技大学 26 高渗流压力作用下围岩强卸载损伤效应及渗流灾变演化规律研究 黄震 江西理工大学 27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封存CO2的储层微观结构及性能演化研究 纪佑军 西南石油大学 28 长期冻结条件下含水裂隙的扩展机制 贾海梁 西安科技大学 29 降雨诱发松散堆积体边坡失稳的渗流-潜蚀-应力耦合机制研究 雷小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0 边坡与地下开采耦合作用下岩体响应的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研究 李小双 江西理工大学 31 温度变化对高塑料含量垃圾土变形和强度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李玉萍 河海大学 32 岩石损伤演化过程中的动态热传导机理研究 李正伟 东北大学 33 复杂水力环境下冲淤河段盾构隧道土水压力作用机理研究 林存刚 宁波大学 34 土工膜热压致皱机理及对界面剪切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林海 南昌大学 35 地震时岩体损伤对层状复合岩体斜坡响应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刘汉香 成都理工大学 36 冻融与荷载共同作用下孔隙砂岩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刘慧 西安科技大学 37 考虑震源机制的设定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 刘甲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8 高速铁路列车振动作用下黄土潜蚀机理研究 罗奇斌 西北大学 39 基于热、力荷载传递机理的能量桩鲁棒性设计原理 罗喆 同济大学 40 钙质土颗粒表面微形貌特征及持水特性研究 吕士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1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演化机理与变形概率预测研究 马俊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2 石灰桩热融加固高温冻土机理研究 毛云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43 地壳浅层应力场与深部运动耦合机制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为例 孟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4 复杂环境下岩体多尺度等效结构模型与等效力学参数研究 宋盛渊 吉林大学 45 库水作用下堆积层滑坡滑面应力状态识别与渐进破坏机理研究 孙义杰 南京工业大学 46 地震作用下微型桩加固堆积体边坡的响应特征与荷载传递机制 孙志亮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7 基于波致动力固结的黄河三角洲铁板砂形成过程研究 王虎 天津大学 48 考虑运动学特征和流固耦合作用的滑坡成坝机理研究 王伟 西南交通大学 49 非饱和石灰改良土持水与变形特性的温度-土颗粒尺度效应研究 王叶娇 上海大学 50 高压旋喷成桩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王志丰 长安大学 51 高钙地聚物固化封闭重金属污染土的机理及长期稳定性研究 魏明俐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2 基于表面分形理论的热-盐作用下膨润土膨胀规律及计算模型研究 项国圣 安徽工业大学 53 弱胶结覆岩采动裂隙储水空间演化规律与双渗流突(涌)水机理研究 谢道雷 山东科技大学 54 乾安泥林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对泥林潜蚀作用影响机制研究 徐燕 吉林大学 55 干湿循环效应下残积土孔隙演化特征及降雨滑坡机制研究 许旭堂 福建农林大学 56 间歇性动荷载长期作用下滨海相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变形机理研究 杨超 湖南科技大学 57 纤维素类固化剂加固砂土边坡作用机理及抗冲蚀效应研究 袁进科 成都理工大学 58 考虑温度效应的泥岩各向异性细观损伤机制研究 张海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59 青岛全风化砂岩场地地铁运行下长期沉降预测方法 张瑾 青岛理工大学 60 强震过程非饱和黄土孔压响应规律及液化评判方法研究 张晓超 成都理工大学 61 采动裂隙岩体渗流试验与计算模型的开发应用 张燕 武汉理工大学 62 深部矿井高温高应力蒙脱石结构及其力学特性微观机理研究 赵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63 隧道不良地质体的地震最小二乘反演成像方法研究 周华敏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64 基于地铁隧道安全的人工冻融软黏土区地面沉降分级控制研究 周洁 同济大学 65 大型地埋管群对地下温度场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朱科 山东建筑大学 表 6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面上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6. List of the funded NSFC General Program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环境影响下红黏土多层次结构联结的微细观演化机制及其力学效应 柏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 落石重复碰撞损伤累积及破碎特征研究 曾亚武 武汉大学 3 加筋地基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陈建峰 同济大学 4 处置库内混凝土衰解作用下高压实膨润土缓冲性能演化机理研究 陈永贵 同济大学 5 极端动态渗透压下含碎石滑带土的黏滑蠕变演化机理研究 崔德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 硬岩的水软化机制研究 邓建辉 四川大学 7 汾渭盆地典型地裂缝动力场地效应对比研究 邓亚虹 长安大学 8 含贯通管缝岩土体Navier-Stokes流耦合non-Darcy流的拖曳力效应 符文熹 四川大学 9 高铁运行引起的三相路基振动和屏障隔振研究 高广运 同济大学 10 DNAPL—土相互作用下饱和黏性土的微结构演化与渗透特性研究 高彦斌 同济大学 11 基于斜坡渗流场和滑带土变异的灌溉型黄土滑坡演化机制研究 谷天峰 西北大学 12 多维地震作用下含细颗粒饱和砂土液化特性及其微观机理研究 顾晓强 同济大学 13 近海浅层气电阻率成像法探测技术研究——以舟山火山列岛海域为例 郭秀军 中国海洋大学 14 碱渣固化污泥材料用作填埋场临时覆盖层的性能研究 何俊 湖北工业大学 15 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动力演进物理模型与定量预测 何思明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6 深季节冻土区高铁膨胀土边坡冻融失稳机制与板桩墙支护体系设计方法 胡庆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 高速铁路跨地裂缝带路基动力响应机制及长期沉降研究 黄强兵 长安大学 18 库岸堆积层滑坡间歇性活动机理与预报判据研究 李德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 硫酸盐渍土中灌注桩腐蚀劣化机理与承载性能演变 李镜培 同济大学 20 岩爆柔性防护网力学机理及其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 21 水岩耦合作用下泥化弱胶结软岩巷道流变破坏演化机理研究 李廷春 山东科技大学 22 黄土非饱和渗透性参数的测试方法研究 李同录 长安大学 23 台风环境中海上风电管桩基础动响应特性研究 刘俊伟 青岛理工大学 24 垃圾填埋场黏土覆盖层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优势流机理研究 刘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5 基于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壤地表流失-地下漏失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 刘琦 同济大学 26 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隧道式锚碇结构传力机制及其稳定性控制研究 刘新荣 重庆大学 27 窗口坝调控黏性泥石流的拦淤机理研究 柳金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8 节理岩体力学性质变异性的多尺度表征及其对地下开挖可靠性的影响 吕庆 浙江大学 29 金属矿山地下采动引起的竖井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马凤山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0 通风管-大孔隙块体类复合冷却路基的幅宽热效应研究 穆彦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1 秸秆加筋石灰粉土抑制冻胀机理及冻胀模型研究 彭丽云 北京建筑大学 32 侏罗-白垩系覆岩采动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机理 乔伟 中国矿业大学 33 TBM岩-机参数动态交互机制及不良地质实时超前判识方法研究 邱道宏 山东大学 34 短时强降雨下残积土斜坡水分非平衡运移特性与灾害演化机制研究 阙云 福州大学 35 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裂隙非线性渗流与传热机理研究 荣冠 武汉大学 36 南疆风积土浅表高位滑动成灾机理研究 尚彦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7 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尚岳全 浙江大学 38 冻融诱发岩石-混凝土界面损伤脱黏机理研究 申艳军 西安科技大学 39 钙质砂饱和机理及效果评价 沈建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0 侧向冻结过程中水分水平迁移机理及支挡结构冻胀力演化规律研究 沈宇鹏 北京交通大学 41 钙质砂中螺旋锚贯入诱发的颗粒破碎机制及上拔承载特性研究 史旦达 上海海事大学 42 井工矿转露天开采边坡滑移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 孙世国 北方工业大学 43 基于微生物矿化作用的人为坡面抗侵蚀控制及机理研究 唐朝生 南京大学 44 循环冻融作用下冰碛土的碎化效应及其对泥石流启动的影响试验研究 铁永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45 深海黏性土中滑动防沉板复合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王栋 中国海洋大学 46 隐伏山脊型地裂缝的采水诱发机理与演化过程研究 王光亚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47 纳米材料改性滨海水泥土的小应变特性与微观机理 王伟 绍兴文理学院 48 内外水相互作用下输水隧洞围岩-衬砌联合承载机制与性状演化规律 王媛 河海大学 49 海底软黏土斜坡的失稳机制及灾变演化规律 王忠涛 大连理工大学 50 水库环境中结构复杂大型滑坡内地下水的力学作用规律与滑坡复活模式研究 文宝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1 深长隧道挤压性地层TBM掘进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卡机孕育机理及注浆加固作用机制 吴志军 武汉大学 52 基于药剂真空预压法工程废浆的物质组构演化机理及固结模型研究 武亚军 上海大学 53 黄土高填方在高压、浸水和强夯作用下诱发地质灾害机理及其演化模式研究 谢婉丽 西北大学 54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复合体判别准则及其力学特性的分析理论研究 徐超 同济大学 55 SBISP-易扰动土界面摩擦特性及其力学响应研究 徐光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6 地下开采诱发岩层复杂力学行为无网格模拟方法研究 徐能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7 黄土沉积序列的地质力学演进规律与定量评价 许领 西安交通大学 58 长期冻融作用下固化改性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工程特性劣化效应及机理研究 杨忠平 重庆大学 59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动力响应机理与设计理论研究 叶观宝 同济大学 60 岩石类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翟越 长安大学 61 渗流侵蚀下含粉砂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结构性态演化及可恢复性控制 张冬梅 同济大学 62 深部裂隙岩体水力压裂裂缝三维非平面扩展和复杂缝网形成机理研究 张丰收 同济大学 63 滑坡碎屑流中碎屑颗粒的变形破碎与能量转化及其宏观动力学效应 张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4 真三维高地应力条件下高边墙洞室劈裂破坏机理与支护控制方法研究 张强勇 山东大学 65 包气带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张文杰 上海大学 66 动载作用下节理岩体破坏过程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张秀丽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67 层状饱和软土中盾构隧道渗漏水诱发邻近管线非线性变形的时效机理研究 张治国 上海理工大学 68 基于地质过程与力学行为的反倾岩质斜坡深层倾倒变形稳定性研究 郑达 成都理工大学 69 磁拟小重力及真空环境模拟月壤力学与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周国庆 中国矿业大学 70 吹填珊瑚砂快速固结特性与地基稳定性研究 周虎鑫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71 矿柱体系失稳传递与动力过载机理研究 周子龙 中南大学 表 7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7. List of the NSFC Fund for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广西纳米碳酸钙红黏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陈学军 桂林理工大学 2 干热岩水压致裂过程中的热-水-力耦合机理 姚池 南昌大学 3 基于“孔洞型”两体断裂力学模型的灌浆体与裂隙岩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张科 昆明理工大学 4 黄河源草甸型弯曲河流的崩岸机理与力学模型 朱海丽 青海大学 表 8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重大项目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8. List of the NSFC Major Program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黄土高原重大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项目) 彭建兵 长安大学 2 压实黄土湿陷沉降机理与平山造城工程灾变效应(课题) 祁生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黄土边坡滑移机理与治沟造地工程灾变效应(课题) 兰恒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黄土侵蚀灾变机理与固沟保塬工程互馈效应(课题) 林杭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5 面向人地协调的黄土重大工程灾变防控研究(课题)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 6 黄土地质结构与水循环模式及介质灾变力学行为(课题) 彭建兵 长安大学 表 9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重点项目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9. List of the NSFC Key Program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火后泥石流成灾的时空演化机制与防控方法研究 胡卸文 西南交通大学 2 深埋超长输水隧洞钻爆法开挖段软弱围岩工程灾害的形成机制及防控研究 焦玉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 堰塞坝全寿命过程对全流域影响的时空演化分析与风险管控 石振明 同济大学 4 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铁路基服役性能演化规律与孕灾风险评估理论 叶阳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5 青藏高原东缘古滑坡复活机理与早期识别研究 张永双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表 10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10. List of the NSFC Special Fund for Basic Research o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卸荷与渗流联合驱动的软土小应变真三轴试验系统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 表 11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
Table 11. List of the NSFC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F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工程地质学 冯世进 同济大学 表 12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
Table 12. List of the NSFC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F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工程地质学 朱鸿鹄 南京大学 表 13 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名单
Table 13. List of the NSFC joint research fund for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and scholars in Hongkong and Macao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复杂颗粒系统流变学在泥石流灾害分析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孙晋 同济大学 -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0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roposal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NSFC grants between 2003 and 2007[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6 (6):844-852. http://www.docin.com/p-939119147.html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09.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09[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7 (5):717-722. http://en.cnki.com.cn/Article_en/CJFDTOTAL-GCDZ200905023.htm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0.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0[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8 (5):796-802. http://en.cnki.com.cn/Article_en/CJFDTOTAL-GCDZ201005034.htm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1.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1[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9 (5):784-79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4095489095683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2.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2[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 (5):889-898. http://en.cnki.com.cn/Journal_en/A-A011-GCDZ-2010-05.htm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3.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3[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1 (5):804-813. http://www.docin.com/p-1188579161.html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4.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4[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2 (6):1316-1325. http://www.docin.com/p-1188579161.html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5.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5[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3 (6):1211-1219. http://www.docin.com/p-1188579161.html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6.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6[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4 (6):1344-1353. http://www.doc88.com/p-6981369968937.html Yao Y P, Liu Y, Wang G C, et al. 2007a. Overview of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SFC projects in geology in 2006[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2 (2):192-194. http://www.nsfc.gov.cn/Portals/0/fj/english/fj/pdf/2009/061.doc Yao Y P, Liu Y, Wang G C, et al.2007b. Overview of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SFC projects in geology in 2007[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2(12):1296-1299. http://www.nsfc.gov.cn/Portals/0/fj/english/fj/pdf/2009/061.doc Yao Y P, Liu Y, Zhang J, et al. 2008.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the Division of Geolog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08[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3 (12):1309-131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8127261000012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08.工程地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概况与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16 (6):844-852.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8435.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09.2009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7 (5):717-722.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8481.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0.2010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18 (5):796-802.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8631.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1.2011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19 (5):784-791.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0086.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2.2012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J], 20 (5):889-898.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1215.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3.2013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21 (5):804-813.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1349.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4.2014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22 (6):1316-1325.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1643.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5.2015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23 (6):1211-1219.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1930.shtml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2016.2016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24 (6):1344-1353. http://www.gcdz.org/CN/abstract/abstract12313.shtml 姚玉鹏, 刘羽, 王广才, 等. 2007a. 2006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评审工作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 22(2), 192-194.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dqkxjz200512011 姚玉鹏, 刘羽, 王广才, 等.2007b.2007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评审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 22 (12):1296-1299. https://www.wenkuxiazai.com/doc/44736a13cc175527072208a7.html 姚玉鹏, 刘羽, 张进江, 等.2008.2008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3 (12):1309-1313.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8.1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