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刘羽 任建国 张丰收 初航

刘羽, 任建国, 张丰收, 等. 2022.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30(6): 2016-2027.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851
引用本文: 刘羽, 任建国, 张丰收, 等. 2022.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30(6): 2016-2027.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851
Liu Yu, Ren Jianguo, Zhang Fengshou, et al. 2022.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22[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30(6): 2016-2027.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851
Citation: Liu Yu, Ren Jianguo, Zhang Fengshou, et al. 2022.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22[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30(6): 2016-2027.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851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doi: 10.13544/j.cnki.jeg.2022-085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羽(1966-),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地球科学领域项目管理工作. E-mail: liuyu@NSFC.gov.cn

    通讯作者:

    任建国(1964-),男,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基金地质学领域项目管理工作. E-mail: renjg@NSFC.gov.cn

  • 中图分类号: P642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22

  • 摘要: 对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涵盖地质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下属的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地质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稳步上升,主要是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申请数量持续增长,其他类型项目申请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近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书的评议尺度稳定。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工程地质领域在多个不同的项目类型中都获得了资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 图  1  面上项目同行评议的综合评价及资助建议

    Figure  1.  Peer review results of the NSFC General Program proposals

    图  2  青年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的综合评价及资助建议

    Figure  2.  Peer review results of the NSFC Young Scientists Fund proposals

    图  3  地区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的综合评价及资助建议

    Figure  3.  Peer review results of the NSFC Regional Fund proposals

    图  4  面上项目同行评议综合评价(优)比例变化

    Figure  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atio(excellent) of the peer review on General Program

    图  5  面上项目同行评议资助意见(优先资助)比例变化

    Figure  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atio(priority funding) of the peer review on General Program

    图  6  青年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综合评价(优)比例变化

    Figure  6.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atio(excellent) of the peer review on Young Scientists Fund

    图  7  青年科学基金同行评议资助意见(优先资助)比例变化

    Figure  7.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atio(priority funding) of the peer review on Young Scientists Fund

    图  8  面上基金申请人与获资助人年龄分布

    Figure  8.  Age pattern of the funded applicants of the NSFC General Program

    图  9  面上基金资助率随申请人年龄的分布

    Figure  9.  Funded ratio versus applicants age of the NSFC General Program

    图  10  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与获资助人年龄分布

    Figure  10.  Age pattern of the funded applicants of the NSFC Young Scientists Fund

    图  11  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率随申请人年龄分布

    Figure  11.  Funded ratio versus applicant age of the NSFC Young Scientists Fund

    表  1  2012~2022年度申请项目数

    Table  1.   Number of NSFC proposals from 2012 to 2022

    年度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项目总数 488 437 416 519 560 666 614 799 814 984 1050
    年增长率/% 19.32 -10.45 -4.81 24.76 7.90 18.93 -7.81 30.13 1.88 20.88 6.71
    面上项目/项 284 243 182 265 262 287 285 398 390 460 487
    年增长率/% 26.79 -14.44 -25.10 31.32 -1.13 9.54 -0.70 39.65 -2.01 17.95 5.87
    青年科学基金/项 156 145 172 176 204 246 212 342 368 457 491
    年增长率/% 8.33 -7.05 18.62 2.33 15.91 20.59 -13.82 61.32 7.60 24.18 7.44
    地区科学基金/项 8 9 13 19 21 34 31 59 56 67 72
    年增长率/% 33.33 12.50 44.44 46.15 10.53 61.90 -8.82 90.32 -5.08 19.64 7.4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12~2022年度申请与获资助单位情况

    Table  2.   Institutions of application and funded from 2012 to 2022

    年度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申请单位数/个 128 135 129 148 162 178 177 243 243 271 285
    获资助单位数/个 58 60 61 52 61 69 55 80 80 90 82
    单位获资助率/% 45.31 44.44 47.29 35.14 37.65 38.76 31.07 32.92 32.92 33.21 28.77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22年度申请数较多的单位

    Table  3.   Institutions of proposals ranking top 10 in 2022

    序号 单位名称 总数
    1 成都理工大学 44
    2 长安大学 37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5
    4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34
    5 同济大学 28
    6 中国矿业大学 23
    7 西南交通大学 16
    8 青岛理工大学 16
    9 河海大学 14
    10 西安科技大学 14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4.   List of the NSFC Young Scientists Fun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三维层状岩体工程开挖稳定性的新型等几何边界元法研究 肖莎 北京工业大学
    2 条形基础作用下珊瑚砂地基破坏模式和承载特性研究 王星 广州大学
    3 基于多尺度试验与数值方法的钙质砂地基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程壮 武汉理工大学
    4 黄土塬边灌区裂隙土中优势流与基质流的耦合入渗机制 赵宽耀 黄淮学院
    5 青藏高原东缘叠溪古滑坡堰塞湖形成演化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 丁之勇 成都理工大学
    6 热-水-力耦合作用下冰-岩双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 倪涛 成都理工大学
    7 金沙江上游高位滑坡碎屑流冲击涌浪演进机理与数值模型研究 包一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8 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韧性桩锚结构体系抗滑机理研究 周昌 中国矿业大学
    9 高放核废物处置库长期高温荷载作用下膨润土屏障特性实验研究 孙海泉 浙江大学
    10 蒸发作用下非饱和残积土水分迁移机理及其对滑坡降雨阈值的影响 安妮 浙江大学
    11 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强度循环弱化特性与CPTu评价方法研究 张艳 中国海洋大学
    12 深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流体迁移对海底稳定性的影响 朱超祁 中国海洋大学
    13 考虑水库区滑坡涌浪爬坡动态压力综合响应机制的建筑物易损性定量模型研究 李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卸荷作用下无充填结构面形貌演变规律及剪切强度劣化模型研究 王昌硕 宁波大学
    15 高构造应力卸荷条件下流变性软岩隧道支护长期稳定性研究 徐晨 宁波大学
    16 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硬岩聚能爆破开挖损伤演化规律及破岩机理 殷尧 西安交通大学
    17 超临界CO2循环采热下井壁干热花岗岩损伤破裂机理研究 朱振南 中国矿业大学
    18 动水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滑带劣化机制与启滑力学模型研究 谭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 基于热传导TCPTU原位测试的能源地下结构岩土体工程特性与热物性参数评价研究 刘晓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 液化程度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滑坡启动过程控制机理研究 张红 中国海洋大学
    21 沙波沙脊区域海底管道-土体耦合作用机理与双向整体屈曲研究 李成凤 天津大学
    22 考虑预压载固结作用下桩腿-沉垫基础在软黏土海床上的VHM承载特性 张琪 上海交通大学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效应研究 王少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4 疏水剂改良氯盐渍土路基填料阻滞盐水迁移机理及其水力特性研究 林宏杰 中山大学
    25 循环递进直流电场下吹填淤泥中电渗流的汇聚机理及其过程强化研究 孙召花 南通大学
    26 防腐处理的椰壳纤维织物耐久性及其界面力学特性宏细观研究 李良勇 海南大学
    27 温度、化学和应力作用下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 熊清蓉 山东大学
    28 复杂高位危岩体失稳早期前兆判识机制及演化预测模型研究 马宁 西南交通大学
    29 基于深度学习3D重构算法的岩石热-力微观破裂机理研究 赵智 武汉大学
    30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碎裂岩体边坡动力响应的结构效应研究 贺建先 西南交通大学
    31 突发性黄土崩塌声发射响应特征及短临预警模型研究 孙晓慧 太原理工大学
    32 黄土高陡边坡坡脚毛细水运移及水致软化机制 莫平 太原理工大学
    33 走滑断裂控制构造破碎带复杂岩体滑坡机理研究 王祚鹏 长安大学
    34 微观尺度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非均匀演变作用下渗流机理研究 冯殿垒 同济大学
    35 层状软岩细观蠕变机理及其对隧道非对称大变形的影响 田云 绍兴文理学院
    36 “气-液”循环路径下水封气库“弱-陡”结构面岩体多尺度成灾机制研究 王肖珊 青岛理工大学
    37 太原盆地交城地裂缝带成因机理研究 王飞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8 高速远程滑坡破碎相依渐进相变机理研究 林棋文 西南交通大学
    39 非饱和盐渍土干缩盐胀交互作用机理及水热气盐力耦合模型研究 文伟 长沙理工大学
    40 高大山体深部重力变形的构造-地貌协同演化过程及动力灾变机制 邹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1 无机-有机杂化改性Zn/Fe氢氧化物对地热水中H2S吸附机理研究 梅开元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2 复合隔离墙中界面优势渗流机制及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 彭春辉 井冈山大学
    43 寒旱区复杂环境下苏打型盐渍土水盐迁移机理研究 鲍硕超 吉林建筑大学
    44 颗粒破碎对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和储层出砂影响的多尺度机理分析 王培 香港理工大学
    45 深埋隧道岩体结构面的光-声联合响应机制与识别方法 刘鎏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6 库岸堆积层滑坡多场关联规律与位移组合式预测方法研究 张俊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7 基于降雨长期入渗响应的区域浅层滑坡动力预警模型研究 陈春利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48 考虑电渗传输非线性与土-水界面反应的电动修复污染土多场耦合模型 杨晓娟 浙江工业大学
    49 考虑发震断裂构造效应的区域地震滑坡概率预测研究 臧明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0 束口形滑坡支撑拱形成与失效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方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1 考虑水劣化及流固耦合作用的裂隙岩体破裂失稳三维并行非连续数值模型研究 郑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热力耦合作用下陆相富有机质页岩结构力学特性及缝网演化规律 黄北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3 多向循环荷载下共享式吸力锚基础的累积变形及承载力研究 朱文轩 上海交通大学
    54 深部真三向高应力下峰后破裂硬岩强度的应力依赖性及结构效应 孔瑞 东北大学
    55 库岸堆积层滑坡-桩锚体系协同作用机理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王成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6 地震作用下青藏高原大型冰岩体滑坡启动机理与数值模拟模型研究 夏明垚 成都理工大学
    57 青藏高原冰岩碎屑流运动过程热-水-力耦合机制研究 邓宇 成都理工大学
    58 考虑半透膜效应的非饱和土-膨润土隔离墙阻滞机理研究 张召 中南大学
    59 坡面流-渗流侵蚀下宽级配堰塞坝渐进破坏试验与溃坝数学模型 吴昊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60 考虑孔隙率变化影响的EK-PRB联合修复低渗场地重金属迁移机制及设计方法 李建平 福建工程学院
    61 高地温-大渗压作用下水泥基黏度时变浆液流变-凝结特性与水化机理 张佳兴 成都理工大学
    62 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落石灾害动力参数反演研究 闫帅星 成都理工大学
    63 构造缝合带蚀变软岩夹层强度劣化效应及其对巨型滑坡的控滑机理 吴瑞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4 西北新近系泥岩长距离剪切动力学行为渐变过程研究 李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5 TBM穿越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刀盘卡机致灾机理及分析预测方法 刘鹤 南华大学
    66 基于裂隙黄土斜坡模型试验的渐进后退式滑坡成灾机理研究 连宝琴 西北大学
    67 考虑块石破碎演化的库岸泥岩土石混合体剪切变形机理 章涵 三峡大学
    68 热-水-力-盐耦合作用下非饱和冻结分散土盐渍化灾变机理与模型研究 张旭东 上海大学
    69 基于任意多面体的三维数值流形法及其在边坡滚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柯锦福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70 地热开发中饱和多孔介质的热-流-固-颗粒运移耦合响应机理研究 翟新乐 西南交通大学
    71 低渗储层岩石超临界CO2重复压裂裂缝转向与导控机制研究 张向向 福州大学
    72 基于原位RCPTU/ERT的人工冻土冻胀融沉时空变形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储亚 南京工业大学
    73 含走向非一致结构面岩体真三轴卸荷力学响应及破坏模式研究 曾彬 重庆交通大学
    74 高频阶跃热扰作用下地铁隧道衬砌嵌管换热系统动态传热特性研究 韩巧云 湖南科技大学
    75 深部工程硬岩扰动应力分布演化特性及致灾机理研究 郑民总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76 考虑流态转换的断层破碎带注浆扩散规律与渐变加固效果研究 师文豪 苏州科技大学
    77 基底饱水条件下沟谷型滑坡碎屑流铲刮特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吴凤元 沈阳建筑大学
    78 震动荷载作用下裂隙水流流态演化机理与惯性渗透率表征模型研究 孙自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9 变温条件下深部页岩多场耦合气水流动特性研究 范坤坤 山东科技大学
    80 基于分层粗粒土填料参数动态演化的高铁路基振动压路机-土耦合模型 安再展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81 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气过程中的竞争吸附与流动的分子模拟研究 张德成 河北工业大学
    82 渗流-化学协同作用下黄土微结构演化与强度特性响应研究 徐盼盼 长安大学
    83 高寒阴湿环境下土遗址片状剥离二元结构形成机制研究 杜昱民 西北工业大学
    84 雪崩中非稳态波动的冲击行为研究与致灾模型构建 李星月 同济大学
    85 含膨胀性矿物全风化花岗岩湿化效应与湿胀模型研究 杜少华 河南科技大学
    86 含节理干热岩水力压裂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及裂隙网络形成机理 李天娇 大连理工大学
    87 反复冻融作用下粗颗粒土的冷生构造特征与冻胀机理研究 任秀玲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88 岩石高温损伤的超声多频谱响应机制研究 张玉良 河北工业大学
    89 冷热循环过程中热储层围岩换热特征及损伤破裂演化机理研究 周玲 山东建筑大学
    90 深部热力耦合作用下页岩脆-延性转化机理及可压性评价研究 殷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91 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月壤力学特性研究 聂家岩 清华大学
    92 基于神经网络多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的燃烧高温后花岗岩冲击抗压性能研究 李宇白 长安大学
    93 地震荷载作用下含断续节理岩质边坡的失稳机理研究 陈俊伟 武汉大学
    94 水泥-碎石联合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非饱和动力学特性及模型 董欣欣 深圳大学
    95 地质结构分层和含水层组渗流耦合条件下能源桩传热模型研究 赵鹏 中国矿业大学
    96 热-碱耦合作用下高压实膨润土气体渗透特性及其模型 崔林勇 同济大学
    97 具有胶结作用红黏土的储热特性及其微观机制 徐云山 福建工程学院
    98 滨海基岩矿床开采隔水结构微裂隙渗流特性及突水机理研究 丁阔 北方工业大学
    99 非均质深层海相页岩原地环境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多尺度造缝机理研究 易良平 西南石油大学
    100 糯米浆联合脲酶诱导碳酸钙加固砂土的机理和本构模型研究 王剑烨 北京建筑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面上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5.   List of the funded NSFC General Program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碳化复合桩(GCP)加固软弱土地基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 刘松玉 东南大学
    2 低气压环境中岩土颗粒流动性态研究 郑虎 同济大学
    3 地震波与多相渗流耦合作用下多孔介质渗透率变化细观尺度定量预测理论 邓文 东南大学
    4 边坡岩体与锚固体系互馈机制、锚固失效判别准则及关键参数研究 刘才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 钙质砂工程力学特性的颗粒形貌效应及其工程分类研究 朱长歧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6 砾岩储层砾石-交界面-基质合压水力裂缝非平面扩展机制研究 林伯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7 基于活性氧化镁“自愈合”胶囊的裂隙性土体重金属迁移阻控机制及效应研究 沈征涛 南京大学
    8 堤防全断面渗流场精细化监测及崩岸灾变机制研究 顾凯 南京大学
    9 台风-暴雨耦合作用下植被覆盖边坡稳定性响应与滑坡灾害触发机理研究 邢爱国 上海交通大学
    10 青藏高原东南缘冰-岩碎屑流的冰屑热融减阻机制研究 杨情情 西南交通大学
    1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近场长历时再饱和过程热水力耦合机理研究 徐文杰 浙江大学
    12 渗流侵蚀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抗滑桩长期加固性能弱化机理与评价方法 于洋 浙江大学
    13 地震和高铁荷载作用下桩土复合地基震动机理和减震对策研究 高广运 同济大学
    14 红层围岩软硬界面灾变全过程多尺度机理与平衡控制原理 刘镇 中山大学
    15 考虑斜坡水文效应的暴雨型浅层滑坡启动机理及降雨阈值表征 吕庆 浙江大学
    16 复杂工程地质环境中海洋管桩溜桩成灾机理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孙立强 天津大学
    17 纤维组分空间随机分布和强度变异性对垃圾土强度及填埋体失稳影响机理研究 李玉萍 河海大学
    18 台风暴雨诱发浅层土质滑坡的成因机制与时空预测方法研究 崔玉龙 安徽理工大学
    19 地下水排泄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稳定性影响研究 单红仙 中国海洋大学
    20 环境水-地形共同影响下海底浊流运动演化机理与定量预测 刘晓磊 中国海洋大学
    21 极端风浪荷载下海底含气土损伤作用与吸力锚基础失效机理研究 刘涛 中国海洋大学
    22 热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围岩有害气体迁移机理与防治方法 赵志宏 清华大学
    23 土坡后缘拉张裂缝演化过程及不同失稳模式下稳定性分析方法 汤连生 中山大学
    24 高位高能岩崩运动机理及桩板拦石墙冲击动力响应研究 罗刚 西南交通大学
    25 花岗岩变频变幅水力压裂的缝网演化特征与声发射/微震响应规律 周剑 北京工业大学
    26 考虑三维形貌特征的软弱夹层结构面抗剪强度尺寸效应试验及机理研究 罗战友 宁波大学
    27 微胶囊改性灰渣地聚物隔离墙的损伤自愈机制与阻隔性能研究 陈宏信 同济大学
    28 强震作用软硬相间顺层斜坡动力路径性损伤效应研究 李龙起 成都理工大学
    29 地铁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浸水孕灾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 翁效林 长安大学
    30 黄河上游典型巨型滑坡触发与古地震关联性研究 黄伟亮 长安大学
    31 气动-振杆共振密实法加固深厚坡积混合土地基的机理与设计理论 杜广印 东南大学
    32 干湿交替-爆破振动耦合下含空区高陡岩坡力学响应特征及其失稳机理研究 李小双 绍兴文理学院
    33 富水弱胶结砂岩隧道充气减渗机理及突涌水灾害防治 刘笑天 同济大学
    34 弱胶结覆盖层下递进抽冒溃砂的演化机理与判别条件 董青红 中国矿业大学
    35 深长隧道TBM掘进岩体响应机制及其质量分级研究 张晓平 武汉大学
    36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型复杂岩质边坡关键块体高效精细识别 梅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7 高海拔季节性冻土边坡根系力学行为与调控机制研究 孙海龙 四川大学
    38 软土地下空间异型结构地震动传递机制与级联效应研究 赵慧玲 上海大学
    39 反倾层状边坡岩体强震分带损伤机制 杨国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0 地下管道破损渗漏引发城市路面塌陷演化过程及临界条件研究 谭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构造-气候耦合的滑坡侵蚀效应研究 杜国梁 河北地质大学
    42 水化动力学过程对页岩井壁开挖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影响研究 李英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3 动态渗透压作用下滑坡碎石土宏细观力学特性及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付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4 深部断层带泥质充填裂隙岩体剪切滑移大变形机理与数值仿真方法 康永水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5 动态水位诱导复活型滑坡含砾粒滑带的疲劳-蠕变机理研究 崔德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6 风流诱发高寒隧道冻害演化规律及相变蓄能主动防控机理研究 刘慧 西安科技大学
    47 深埋隧道穿越侵入接触构造带泥屑流突涌灾变机理研究 张国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8 深部岩体随钻原位探测方法与围岩分区控制研究 江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9 非均布法向荷载下结构面局部抗剪阻力响应特征与调控机制 林杭 中南大学
    50 基于地形与地层效应耦合作用机制的顺层岩体边坡地震临界位移的智能判识研究 刘亚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1 温升环境下川藏线冰碛土滑坡渗流灾变机理与启滑力学模型研究 周佳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基于多物理过程耦合的泥石流形成演化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 刘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3 融合斜坡先存形变的活动断裂带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 杨志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4 THM耦合作用下冻融岩体蠕变破裂机制研究 宋勇军 西安科技大学
    55 川藏铁路地形急变带非饱和堆积物非线性入渗演化及失稳研究 吴礼舟 重庆交通大学
    56 裂隙剪切滑动性能劣化机理及其对深埋地下洞室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杨建平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7 多场耦合作用下预应力锚固岩体劣化机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朱杰兵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58 青藏高原冰冻圈斜坡块体崩滑灾变的冻融-地震互馈作用机制 黄达 长安大学
    59 流动式起重机-岩土地基相互作用模型与安全性研究 梁正召 大连理工大学
    60 基于孪生数据驱动的山岭隧道围岩精细建模和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张琦 东南大学
    61 孔隙水气液界面形态演化及土水蒸发微细观机理研究 董毅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62 土-膨润土防污阻隔墙干湿循环劣化机制及聚合物改良抗劣化研究 李育超 浙江大学
    63 海洋极端环境中海上风电嵌岩桩-海床多界面动力劣化特性与评价 刘俊伟 青岛理工大学
    64 考虑热损伤作用的岩体结构面流变破坏机理及本构模型研究 张清照 同济大学
    65 冰土堰塞坝漫顶溃决机理试验研究 陈辰 四川大学
    66 基于震源物理机制的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及动力地质灾害预警研究 邓绪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67 岩爆高储能体运行状态的3阶段特征研究 马天辉 大连理工大学
    68 基于阵列式活动门与混合试验的桩承式加筋路堤渐进性变形规律及其宏细观演化机制研究 芮瑞 武汉理工大学
    69 富水砂层地铁隧道涌水涌砂灾变及诱发地面塌陷机理与防控 王迎超 中国矿业大学
    70 冰岩滑坡体运动过程中摩擦热融与固-流转化减阻机理研究 宋宜祥 河北工业大学
    71 多因素作用下系列尺寸含水充填岩石节理剪切机理与模型 黄曼 绍兴文理学院
    72 考虑强度衰减特性的冻土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姚晓亮 西安理工大学
    73 基于InSAR技术的多年冻土区滑坡孕育机制与早期识别方法研究 俞祁浩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74 考虑部分排水效应的粉土海床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变形机理与p-y曲线模型 陈成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75 毛细水运移和蒸发作用下古砖墙风化病害机理 张中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76 自落式动力触探数据解译方法及应用研究 董友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7 “气-液”循环路径下水封储气库蚀变岩体蠕变时效机制研究 王在泉 青岛理工大学
    78 多层浅埋煤层开采触发岩溶山体动力崩滑机制研究 崔芳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79 温变环境下水泥固化土多组分协同响应机制与长期服役性能演化 邓永锋 东南大学
    80 土石混合体-锚固边坡长期性能演化机理与全寿命抗震性能评估研究 熊敏 同济大学
    81 我国东北地区工程走廊多年冻土灾害链孕灾机理及防控对策 李国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82 基于数字孪生的交叉节理围岩非对称大变形机理与局部主动支护研究 武威 同济大学
    83 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向深发育机理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杨艳娜 成都理工大学
    84 潜蚀与干裂协同促进下非饱和土渗流-损伤-变形耦合本构模型 陈勇 三峡大学
    85 寒旱区分散土生态防控机制与设计方法研究 陈慧娥 吉林大学
    86 广吸力范围内双孔隙结构非饱和土的水-力耦合特性研究及其本构模拟 高游 宁波大学
    87 基于随机噪声的海底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反演方法研究 孟庆生 中国海洋大学
    88 膨润土颗粒/粉末混合物均匀化的宏细观特性及本构模型 陈宝 同济大学
    89 非饱和黏土桩基的承载特性演变机理与长期沉降人工智能预测理论 李镜培 同济大学
    90 基于贝叶斯更新与信息价值分析的边坡场地勘探方案优化研究 黄劲松 南昌大学
    91 高压脉冲射流-TBM滚刀联合破超硬岩机制研究 张波 山东大学
    92 充填裂隙岩体真三轴渗流-蠕变破坏的记忆依赖型模型与多元感知融合预警方法 张黎明 青岛理工大学
    93 深海水合物开采诱发滑坡的区域孕灾模式与局域控灾机制 刘芳 同济大学
    94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花岗岩裂隙网络分级发育机制与自启发模拟 王贵宾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95 原位垂直冻融联合真空预压处理填埋污泥的增渗机制与固结变形机理 武亚军 上海大学
    96 板柱状(节理)岩体破断与失稳机制及分析方法研究 李根 大连理工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6.   List of the NSFC Fund for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悬臂式抗滑桩嫁接微型群桩组合加固滑坡的承载机理研究 阿发友 昆明理工大学
    2 深部咸水层CO2封存的THMC耦合机理与碳封存效果评价 叶桢妮 海南大学
    3 土遗址剥离病害的热力学机制研究 刘洪丽 敦煌研究院
    4 高寒矿区冻融环境下排土场植被护坡力学机理 胡夏嵩 青海大学
    5 砂砾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研究 刘晨晖 广西大学
    6 基于数值流形方法的高压射流辅助TBM破岩细观机理及宏观力学响应研究 蒋亚龙 华东交通大学
    7 活性氧化镁-微生物协同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宏微观特性演化规律及机理 宋宇 桂林理工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7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重大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7.   List of the NSFC Major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 周翠英 中山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8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8.   List of the NSFC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复杂条件下污染土壤跨介质修复试验系统 冯世进 同济大学
    2 开采扰动地层深部空区随钻内窥系统研制 焦玉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下载: 导出CSV

    表  9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重点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9.   List of the NSFC Key Program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基于水动态分析的小流域泥石流早期预报与控灾方法 孙红月 浙江大学
    2 多尺度裂隙系统及其渗透特性的识别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晓昭 中国矿业大学
    3 采空塌陷区岩层长期变形诱发隧道灾变机理与防控方法 徐能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极端干/湿气候交替作用下裂隙性土质边坡灾变机制与韧性防控 唐朝生 南京大学
    5 灌溉活动的黄土潜蚀环境水-气联合响应机理及其地质灾害效应 李喜安 长安大学
    6 藏东南高位远程滑坡灾变动力学及致灾范围预测研究 汪发武 同济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10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10.   List of the NSFC Key International(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陆地交通走廊建设与生态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机制 范文 长安大学
    2 岩质隧洞钻爆法开挖的动力灾害机理和防控研究 李建春 东南大学
    下载: 导出CSV

    表  11  2022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Table  11.   List of the NSFC United Fund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突发性暴雨条件下水库滑坡演化机理与防治 周家文 四川大学
    2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重大工程选址安全岛评价理论与方法 李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复合型高位远程地质灾害链动传递机理与风险防控研究 殷跃平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4 全情境落石碰撞运动特征及其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伍法权 绍兴文理学院
    5 喜马拉雅造山带巨型高位远程滑坡灾害链动力学机理研究 程谦恭 西南交通大学
    6 高海拔区域深切峡谷公路边坡强震响应及崩滑灾害防护机理研究 姬建 河海大学
    7 深部能源岩土工程多尺度渗流机理及控制研究 杨典森 武汉大学
    8 高海拔高烈度条件下公路边坡灾害演化机制与安全控制研究 刘勇 武汉大学
    9 动水力作用下缝合带构造软岩控滑型高陡边坡灾变机制与防控对策 赵程 同济大学
    10 采空区场地西气东输管道变形破坏时空演化机制及协同防控 马占国 中国矿业大学
    11 麦积山石窟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研究 裴强强 敦煌研究院
    12 三峡库区消落带岩体劣化机理与微生物改性加固研究 邓华锋 三峡大学
    13 藏东南水电开发引致重大地质灾害机制与评估 邓建辉 四川大学
    14 藏东南水电开发引致重大地质灾害机制与评估 钟启明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15 川西地区震损型岩质滑坡动力机制与防控理论研究 苏立君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下载: 导出CSV
  • Liu Y,Zhang Q R,Wang J, et al. 2018. Project review and funding results of the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field in 2018[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33 (12): 1297-1304.
    Liu Y, Ren J G, Xu N W, et al. 2020.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19[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8 (1): 158-168.
    Liu Y, Ren J G, Xu N W, et al. 2021.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20[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9 (1): 264-274.
    Liu Y, Ren J G, Zhang F S, et al. 2021.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eld in 2021[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9 (6): 1956-1967.
    Liu Y, Sun J Q, Zhang F S, et al. 2021.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21[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36 (11): 1180-1192.
    Liu Y, Wang J, Li H, et al. 2019.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19[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34 (11): 1189-1201.
    Liu Y, Wang J, Li H, et al. 2020.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20[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35 (11): 1171-1188.
    Liu Y, Zhang F S, Sun J Q, et al. 2022.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21[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37 (12): 1286-1298.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0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roposal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NSFC grants between 2003 and 2007[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6 (6): 844-85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8.06.018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09.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09[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7 (5): 717-72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5.022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1.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1[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9 (5): 784-791.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1.05.020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2.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2[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 (5): 889-898.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2.05.033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3.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3[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1 (5): 804-813.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3.05.017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4.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4[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2 (6): 1316-1325.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5.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5[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3 (6): 1211-1219.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0.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0[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18 (5): 796-80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0.05.030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6.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6[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4 (6): 1344-1353.
    Xiong J H, Liu Y, Yao Y P. 2018.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NSFC project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2017[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6 (1): 249-258.
    Yao Y P, Liu Y, Wang G C, et al. 2007a. Overview of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SFC projects in geology in 2006[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2 (2): 192-194.
    Yao Y P, Liu Y, Wang G C, et al. 2007b. Overview of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SFC projects in geology in 2007[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2(12): 1296-1299.
    Yao Y P, Liu Y, Zhang J, et al. 2008.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s administrated by the Division of Geology,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2008[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3 (12): 1309-1313.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8.12.011
    刘羽, 张倩茹, 王军, 等. 2018.2018年度环境地球科学领域项目评审与资助成果[J]. 地球科学进展, 33 (12): 1297-130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1812013.htm
    刘羽, 任建国, 徐奴文, 等. 2020. 2019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8 (1): 158-168. doi: 10.13544/j.cnki.jeg.2020-002
    刘羽, 任建国, 徐奴文, 等. 2021. 2020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9 (1): 264-274. doi: 10.13544/j.cnki.jeg.2021-0044
    刘羽, 任建国, 张丰收, 等. 2021. 2021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9 (6): 1956-1967. doi: 10.13544/j.cnki.jeg.2021-0833
    刘羽, 孙建强, 张丰收, 等. 2021. 2021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36 (11): 1180-119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2111010.htm
    刘羽, 王军, 李慧, 等. 2019. 2019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34 (11): 1189-120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1911012.htm
    刘羽, 王军, 李慧, 等. 2020. 2020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35 (11): 1171-11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2011009.htm
    刘羽, 张丰收, 孙建强, 等. 2022. 2022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37 (12): 1286-1298.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8.2017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6 (1): 249-258. doi: 10.13544/j.cnki.jeg.2018.01.025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08. 工程地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概况与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16 (6): 844-85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8.06.018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09.2009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17 (5): 717-72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5.022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0.2010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18 (5): 796-802.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0.05.030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1.2011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19 (5): 784-791.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1.05.020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2.2012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 (5): 889-898.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2.05.033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3.2013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1 (5): 804-813.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3.05.017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4.2014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2 (6): 1316-1325. doi: 10.13544/j.cnki.jeg.2014.06.041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5.2015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3 (6): 1211-1219. doi: 10.13544/j.cnki.jeg.2015.06.024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2016.2016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4 (6): 1344-1353. doi: 10.13544/j.cnki.jeg.2016.06.038
    姚玉鹏, 刘羽, 王广才, 等. 2007a. 2006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评审工作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2(2): 192-1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702010.htm
    姚玉鹏, 刘羽, 王广才, 等. 2007b. 2007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评审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2 (12): 1296-129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712011.htm
    姚玉鹏, 刘羽, 张进江, 等. 2008. 2008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3 (12): 1309-13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812015.htm
  • 加载中
图(11) / 表(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46
  • HTML全文浏览量:  84
  • PDF下载量:  4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2-20
  • 修回日期:  2022-12-21
  • 刊出日期:  2022-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