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6卷 第4期
1998, 6(4): 289-300.
摘要: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 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 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 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 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 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 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 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 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 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 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 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 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金沙江中、下游横穿横断山南北构造带, 新构造运动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 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服务于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和减灾防灾的需要, 本文对金沙江流域沿江地区进行了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与分区。文中依据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地震以及地球物理等指标, 并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次稳定和不稳定。然后按照上述系统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最后, 综合各项研究资料来确定各区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区地壳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1998, 6(4): 301-304.
摘要: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 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 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 但它们同样重要。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 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 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 但它们同样重要。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 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 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 但它们同样重要。 当前环境地质工程(或称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频繁召开, 反映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预示着一个世纪性的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热潮已经到来。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这些会议所研讨的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对当前环境地质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认识, 从而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是作者对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的集成。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对于国内的传统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内容不加重复, 但它们同样重要。
1998, 6(4): 305-311.
摘要: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998, 6(4): 312-318.
摘要:
矿产资源的开采, 有些是按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方式进行。依据采区的空间对应关系, 两种采动影响域中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导致采动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叠加, 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系统, 因此边坡岩体变形机理更加复杂, 与单一露天开采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然而, 过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近似地应用单一露天采动影响下的分析方法, 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推导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为此类矿山后续采矿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的开采, 有些是按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方式进行。依据采区的空间对应关系, 两种采动影响域中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导致采动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叠加, 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系统, 因此边坡岩体变形机理更加复杂, 与单一露天开采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然而, 过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近似地应用单一露天采动影响下的分析方法, 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推导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为此类矿山后续采矿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的开采, 有些是按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方式进行。依据采区的空间对应关系, 两种采动影响域中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导致采动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叠加, 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系统, 因此边坡岩体变形机理更加复杂, 与单一露天开采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然而, 过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近似地应用单一露天采动影响下的分析方法, 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推导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为此类矿山后续采矿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的开采, 有些是按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方式进行。依据采区的空间对应关系, 两种采动影响域中的一部分相互重叠, 导致采动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叠加, 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系统, 因此边坡岩体变形机理更加复杂, 与单一露天开采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然而, 过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近似地应用单一露天采动影响下的分析方法, 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推导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为此类矿山后续采矿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998, 6(4): 326-332.
摘要:
岩石的记忆功能包括残余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应力的冻结特性和对固结应力的记忆。本文叙述这三类应力的理论基础、力学特性和计算方法, 通过一些工程算例指明其对岩体变形及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岩石的记忆功能包括残余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应力的冻结特性和对固结应力的记忆。本文叙述这三类应力的理论基础、力学特性和计算方法, 通过一些工程算例指明其对岩体变形及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岩石的记忆功能包括残余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应力的冻结特性和对固结应力的记忆。本文叙述这三类应力的理论基础、力学特性和计算方法, 通过一些工程算例指明其对岩体变形及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岩石的记忆功能包括残余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应力的冻结特性和对固结应力的记忆。本文叙述这三类应力的理论基础、力学特性和计算方法, 通过一些工程算例指明其对岩体变形及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1998, 6(4): 333-339.
摘要:
本文从工程地质中节理连通率的概念出发, 对有一组节理非常发育的不连续岩体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进而对边坡潜在滑动面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从节理错动到岩桥剪断、从局部破裂到整体滑动逐步演化成滑动面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 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文从工程地质中节理连通率的概念出发, 对有一组节理非常发育的不连续岩体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进而对边坡潜在滑动面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从节理错动到岩桥剪断、从局部破裂到整体滑动逐步演化成滑动面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 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文从工程地质中节理连通率的概念出发, 对有一组节理非常发育的不连续岩体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进而对边坡潜在滑动面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从节理错动到岩桥剪断、从局部破裂到整体滑动逐步演化成滑动面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 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文从工程地质中节理连通率的概念出发, 对有一组节理非常发育的不连续岩体建立了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进而对边坡潜在滑动面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从节理错动到岩桥剪断、从局部破裂到整体滑动逐步演化成滑动面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 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1998, 6(4): 340-343.
摘要:
本文用三元件粘弹性流变模型模拟路基土体的流变特性, 根据施工期实测资料, 采用粘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二乘法阻尼优化方法, 反演路基土体的地质力学参数, 然后计算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 编制了土体粘弹性有限元正反分析程序, 并对沪宁高速公路某路段进行了反分析计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用三元件粘弹性流变模型模拟路基土体的流变特性, 根据施工期实测资料, 采用粘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二乘法阻尼优化方法, 反演路基土体的地质力学参数, 然后计算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 编制了土体粘弹性有限元正反分析程序, 并对沪宁高速公路某路段进行了反分析计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用三元件粘弹性流变模型模拟路基土体的流变特性, 根据施工期实测资料, 采用粘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二乘法阻尼优化方法, 反演路基土体的地质力学参数, 然后计算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 编制了土体粘弹性有限元正反分析程序, 并对沪宁高速公路某路段进行了反分析计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用三元件粘弹性流变模型模拟路基土体的流变特性, 根据施工期实测资料, 采用粘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二乘法阻尼优化方法, 反演路基土体的地质力学参数, 然后计算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 编制了土体粘弹性有限元正反分析程序, 并对沪宁高速公路某路段进行了反分析计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998, 6(4): 344-350.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水化地震前兆的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并以北京栏杆市热水井H2浓度动态为例建立了GM(1, 1)滑动识别模型。文中提出了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的概念, 认为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比静态识别指标更有效。用这种识别法进行后验性识别, 提前于内蒙丰镇1981年8月13日5.8级地震前15天识别出发震前兆。以唐山地震前后津2热水井CO2前兆异常识别的失败为反例,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认为对地震平静期的观测研究是进行水化前兆灰色识别的前提。 本文研究了水化地震前兆的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并以北京栏杆市热水井H2浓度动态为例建立了GM(1, 1)滑动识别模型。文中提出了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的概念, 认为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比静态识别指标更有效。用这种识别法进行后验性识别, 提前于内蒙丰镇1981年8月13日5.8级地震前15天识别出发震前兆。以唐山地震前后津2热水井CO2前兆异常识别的失败为反例,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认为对地震平静期的观测研究是进行水化前兆灰色识别的前提。
本文研究了水化地震前兆的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并以北京栏杆市热水井H2浓度动态为例建立了GM(1, 1)滑动识别模型。文中提出了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的概念, 认为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比静态识别指标更有效。用这种识别法进行后验性识别, 提前于内蒙丰镇1981年8月13日5.8级地震前15天识别出发震前兆。以唐山地震前后津2热水井CO2前兆异常识别的失败为反例,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认为对地震平静期的观测研究是进行水化前兆灰色识别的前提。 本文研究了水化地震前兆的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并以北京栏杆市热水井H2浓度动态为例建立了GM(1, 1)滑动识别模型。文中提出了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的概念, 认为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比静态识别指标更有效。用这种识别法进行后验性识别, 提前于内蒙丰镇1981年8月13日5.8级地震前15天识别出发震前兆。以唐山地震前后津2热水井CO2前兆异常识别的失败为反例,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认为对地震平静期的观测研究是进行水化前兆灰色识别的前提。
1998, 6(4): 351-354.
摘要:
本文基于岩石介质的宏观非线性主要是由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造成的, 应用新的数值计算软件RFPA(2D), 对采动引起岩体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了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基于岩石介质的宏观非线性主要是由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造成的, 应用新的数值计算软件RFPA(2D), 对采动引起岩体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了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基于岩石介质的宏观非线性主要是由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造成的, 应用新的数值计算软件RFPA(2D), 对采动引起岩体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了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基于岩石介质的宏观非线性主要是由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造成的, 应用新的数值计算软件RFPA(2D), 对采动引起岩体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了数值模拟研究。
1998, 6(4): 355-361.
摘要:
本文研究了岩体结构诸要素, 包括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厚度、结构面分布、产状分布、孔隙分布颗粒表面形态等的分形表征, 目的是提高岩体结构的定量描述程度, 为岩体工程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本文研究了岩体结构诸要素, 包括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厚度、结构面分布、产状分布、孔隙分布颗粒表面形态等的分形表征, 目的是提高岩体结构的定量描述程度, 为岩体工程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本文研究了岩体结构诸要素, 包括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厚度、结构面分布、产状分布、孔隙分布颗粒表面形态等的分形表征, 目的是提高岩体结构的定量描述程度, 为岩体工程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本文研究了岩体结构诸要素, 包括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厚度、结构面分布、产状分布、孔隙分布颗粒表面形态等的分形表征, 目的是提高岩体结构的定量描述程度, 为岩体工程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1998, 6(4): 362-367.
摘要:
在开挖引起的位移场的模拟实验中, 是否考虑自重体积力对模型材料固化时的作用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会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两种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在开挖引起的位移场的模拟实验中, 是否考虑自重体积力对模型材料固化时的作用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会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两种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在开挖引起的位移场的模拟实验中, 是否考虑自重体积力对模型材料固化时的作用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会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两种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在开挖引起的位移场的模拟实验中, 是否考虑自重体积力对模型材料固化时的作用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会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两种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1998, 6(4): 368-374.
摘要:
据计算, 峨口铁矿边坡如增加1坡角可减少剥离量5684万吨, 节约经费1.7亿元。在地质调查基础上, 应用三维物理模型对峨口铁矿边坡进行了设计最终边坡角开挖试验, 加陡边坡角以及陡帮强采试验研究, 以进一步验证矿山原设计最终边坡角的合理与否。 据计算, 峨口铁矿边坡如增加1坡角可减少剥离量5684万吨, 节约经费1.7亿元。在地质调查基础上, 应用三维物理模型对峨口铁矿边坡进行了设计最终边坡角开挖试验, 加陡边坡角以及陡帮强采试验研究, 以进一步验证矿山原设计最终边坡角的合理与否。
据计算, 峨口铁矿边坡如增加1坡角可减少剥离量5684万吨, 节约经费1.7亿元。在地质调查基础上, 应用三维物理模型对峨口铁矿边坡进行了设计最终边坡角开挖试验, 加陡边坡角以及陡帮强采试验研究, 以进一步验证矿山原设计最终边坡角的合理与否。 据计算, 峨口铁矿边坡如增加1坡角可减少剥离量5684万吨, 节约经费1.7亿元。在地质调查基础上, 应用三维物理模型对峨口铁矿边坡进行了设计最终边坡角开挖试验, 加陡边坡角以及陡帮强采试验研究, 以进一步验证矿山原设计最终边坡角的合理与否。
1998, 6(4): 375-380.
摘要: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 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 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 互为补充和验证, 得到了一致的预期效果。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 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 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 互为补充和验证, 得到了一致的预期效果。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 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 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 互为补充和验证, 得到了一致的预期效果。 为了获得模型体内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特别是外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区域, 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传感器, 首次将声波测试技术应用到较大型的模拟实验室中。获得了试验全过程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与其它测试方法, 互为补充和验证, 得到了一致的预期效果。